传统|《白蛇传·情未了》序

传统|《白蛇传·情未了》序
文章图片

《白蛇传·情未了》 ,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版 , 98.00元 。
□ 黄天骥
【传统|《白蛇传·情未了》序】近来 ,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在银幕上一出现 , 便引起观众强烈的反应 , 特别是受到许多年轻观众的欢迎 , 这是很少有的文艺现象 。
《白蛇传·情》取材于我国古代的传说故事 。 自古以来 , 先民在农业社会的日常生活中 , 无法摆脱与蛇的关系 。 蛇的形象和它对人类的伤害滋扰 , 让人们对它产生畏惧的情绪 。 从留存下来的甲骨文中 , 我们常见到“有它”“无它”的字样 。 《说文解字》指出 , “它”字即“蛇”字 。 古人相见 , 便以“有蛇”和“无蛇”互相问候 。 可见 , 古人对蛇畏惧到什么程度 。
有意思的是 , 心理学上证明 , “畏”和“敬”的情绪 , 往往联系在一起 , 是会互相融合和转化的 。 我国神话中的祖先女娲和伏羲的形象 , 都是人首蛇身;作为华夏的图腾龙 , 也以蛇为身 。 而人的情绪 , 又会从“敬”转化为“爱” , 这就是古代戏曲故事《白蛇传》出现白素贞形象的心理依据 。
人的心理变化 , 和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 , 有着密切的关系 。 从上古到唐代 , 民间传说都把蛇视为丑恶的形象 。 蛇会变幻为男人或女人 , 这些妖怪 , 都是来到人间作恶害人的 。 宋代的杭州 , 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 人欲横流 , 在《清平山堂话本》的《西湖三塔记》中 , 就有白蛇化为美女 , 弄死好色的奚宣赞的故事 。 直到明代后期 , 在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 社会上对人性的认识有所发展 , 出现同情女性追求爱情自由的思潮 。 冯梦龙说:“世儒但知理为情之范 , 孰知情为理之维乎!”他认识到人情、人性的重要性 , 因此 , 他的话本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 虽然写得较为烦琐 , 但同情白蛇对爱情的追求 , 已成为作品的主导倾向 。 此后 , 各地大量的民间传说或说唱文学 , 又添加枝叶 , 也都对白蛇采取同情的态度 。 到清代乾隆初期 , 黄图珌写了《雷峰塔传奇》 , 乾隆晚期的方成培 , 也写了一本《雷峰塔传奇》 。 它们都写白蛇幻化为美女白素贞 , 追求和杭州商人许仙结合 , 成为夫妇 , 被法海和尚阻挠 。 这两部传奇 , 都受到佛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 但存在不少糟粕 。 其后 , 有关白蛇故事 , 大多依据文辞比较工整的方本定型 。 1949年以后 , 田汉先生改编了《白蛇传》 , 在当时社会的情况下 , 则更强调白素贞的反抗性格 。 可以说 , 从明中叶以来 , 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民间传说、曲艺 , 都以同情白蛇追求爱情自主为主旨 , 这一点 , 正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 。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的题旨 , 正是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发扬 。 它根据电影这一特定体裁的需要 , 删去了故事的枝蔓 , 让剧本着眼于“情”字 , 让故事情节紧扣着白素贞和许仙 , 顺着钟情、惊情、求情、伤情、续情到未了情的几个环节进行 。 当然 , 也写到干预白蛇追求爱情的法海 , 以及一批小和尚 。 他们不得不执行“佛法” , 把白蛇镇在雷峰塔下 , 但对她的犯“法” , 最终也以慈悲为怀 。 而所谓慈悲 , 与“仁”相通 。 传统道德观念中提倡心的“仁” , 实即要求人类要富有同情心 , 这是在人际关系中提倡“爱”与“情”的表现 , 属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 。
《白蛇传·情》写白蛇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 , 实即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 。 在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 , 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正和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理想完全吻合 。 这就是为什么《白蛇传·情》一经上映 , 便受到许多青年观众热烈欢迎的根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