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白蛇传·情未了》序( 二 )


把电影作为传统戏曲的载体 , 让两者融合起来 , 这实在是很不容易的事 。 电影故事片 , 属叙事性文学;我国传统戏曲 , 也属叙事性文学 。 但是 , 它们的审美观念 , 并不是一致的 。 从西方传入的电影艺术 , 多以“写实”作为创作形象的手段 。 在我国 , 戏曲则是以“程式性”和“虚拟性”为表演手段的综合性艺术 。 换言之 , 戏曲是以“虚写”与“实写”相结合的舞台艺术 。 很明显 , 这两种艺术手法的审美观 , 并不相同 。
但是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电影艺术工作者已经意识到 , 光以叙述方式表现故事 , 已经不能满足作为审美受体的观众的要求 , 因此 , 电影的编导们 , 往往运用“特写镜头”“空镜头”“蒙太奇”和镜头前推或后拉等“电影语言” , 作为启发观众的想象力和参与再创作的艺术手段 。 实际上 , “虚写”也已成为电影艺术追求的重要方面 。 随着电视的出现和审美观念的变化 , 传统戏曲也存在如何吸引广大年轻观众 , 保持艺术生命 , 如何能够继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 近年来 , 艺术家们好几次把传统戏曲表演搬上银幕 , 但是 , 实际上并没有能让两种不同的艺术体裁融合起来 , 总让人有二者格格不入的感觉 。
《白蛇传·情》影片中 , 编导大量运用“空镜头”和特写、俯拍等电影的艺术手段 , 给观众留下大量的想象空间 。 例如多次出现莲花、蝴蝶等特写镜头 。 莲花或并蒂 , 或盛开 , 或凋零;蝴蝶或单飞 , 或双飞 , 或联翩飞翔 , 它们出现的形态 , 成为白蛇和许仙爱情变化发展的衬托 。 而莲花和蝴蝶 ,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符号性的意义 。 这些镜头 , 除让画面显得更美丽外 , 它所包含着的诗意 , 很自然地启发了观众的联想力 。 加以电影编导大量采用4K技术 , 突破了舞台空间 , 便能更进一步扩大观众想象思维的空间 , 这和戏曲表演动作“程式化”“虚拟性”的审美观念十分接近 。 作为叙述故事性的电影 , 必然要求人物的形象和行为要符合生活现实 , 否则 , 就有“卡通化”之嫌 。 在《白蛇传·情》中 , 编导、演员也注意到照应故事片的特性 , 在化装、表演动作等方面 , 都和在舞台上的表演有所联系 , 又有所区别 。 例如白蛇、青蛇所穿的衣裙 , 是以宋服为基础的生活服装 , 可是 , 又保留了戏曲舞台上旦角传统服饰中的水袖;脸部也依然保留旦角传统的贴片 。 这些半真半假的创作手法 , 很自然地与现代电影追求虚实结合的审美观念相通 , 也是《白蛇传·情》能被青年观众接受的重要原因 。
传统戏曲的舞台表演 , 讲究唱、念、做、打 。 其中 , 唱是叙事与抒情的主要手段 。 我国地方戏曲 , 有三百六十多个剧种 , 唱是区分不同剧种最为重要的标志 。 而唱腔的不同 , 实际上是由各地不同的方言所决定 。 就粤剧所谓“粤味”而言 , 主要是粤语具有平、上、去、入 , 乃至有九个声调的情况所决定的 。 我们都知道 , 在清代中叶以前 , 广东只有源于京剧、昆剧的“广东戏” , 唱腔和说白 , 采用的是皮黄腔、昆山腔 。 直至清末 , 艺人把西皮、二黄等曲调 , 改用以粤语的音调说唱 , 这才正式成为有别于其他地方戏的新剧种 。 到新中国成立后 , 戏曲改革 , 这用粤语演唱的戏曲 , 被正式命名为“粤剧” 。 粤剧的唱腔 , 虽然也以西皮、二黄的曲调为主 , 但“依字取腔” , 语音的不同 , 从而让曲调的旋律 , 也根据粤语的声调 , 产生了新的变化 , 这就形成粤曲、粤剧 。
《白蛇传·情》是粤剧电影 , 演员采用的主要是粤剧二黄梆子的唱腔 。 但 其旋律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变化 , 这与适应年轻观众的审美情趣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