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读《资治通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三 )




韩信&读《资治通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文章插图

在大汉天下局面已定,军师张良借病隐退,“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司马光这么评价张良,“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大凡有生就有死,就好像黑夜过后就是白天一样。功勋和名位之间,正是为人臣子的人所难于长久立足之处。韩信被诛杀,萧何被拘禁,都是因为功名已达到巅峰却还不止步的原因。“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张良是个榜样啊。其中,韩信这个人很有意思,在楚汉对峙不下的时候,他的作用就很关键。


韩信&读《资治通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文章插图

有一个叫蒯彻的人就劝说他和项羽、刘邦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这样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也会感激他。“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时机到了你不行动,必然会遭受贻误时机的灾祸。韩信说,汉王对我这么好,我怎么能背信弃义呢?!蒯彻又劝,两人交往时,感情很深,最后却厮杀,为什么,因为祸患从无止境的欲望中产生,而这欲望使得人心难以预测。何况,你俩的关系也没铁到这份上啊!而现在,你又功高盖主,有无法封赏的伟绩,归附楚国,楚国不会信任你,归附汉国,汉国会因为你功高而害怕。你带着这样的功绩和威势,你还能去哪?韩信直接怼了回去:你不要说了!最后,蒯彻说,“夫听者,事之候也;计者,事之机也。听过计失而能久安者鲜矣!故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善于听取意见就能预见未来,善于谋划思索就能把握成败。都不善于的人还想长久地维持安全,天下少有。为人明智坚定,就会果断,为人犹豫多虑,在微小的事情上精打细算,就会遗漏生死存亡的大事。如果不把握时机,失去了就不会再有。苦口婆心。无奈韩信还是把他怼走了,表示绝不背叛刘邦。好一个绝不!蒯彻随即离去,怕最后祸害殃及自身,躲起来去做巫师,装神弄鬼去了。备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