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滴翠亭前嫁祸黛玉,宝钗的一个心思,令王熙凤不寒而栗
红楼有诗曰: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小说中的众多女子形象,有高洁,有风尘,有孤傲,有随和,有美有丑,有愚有智,有心机有阔达……若说到权谋心机、治家能力,有两个人堪为前列:那就是贾母和王熙凤。其次,三姑娘探春,宝钗,这二人尚未出阁,没有展现才能的机会,但其治理大观园时的表现,料想将来嫁了人,当家立事之时,亦不输凤姐贾母。
文章插图
当然了,这只是就治家之能力而言,做人,尤其是古代的女子,不但要有才,还要有德,像贾母这般才德兼备者,方能享尽荣华富贵,寿终正寝。而像王凤姐这般有才而无德者,最后落个哭向金陵事更哀的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从贾母的角度来说,她是荣国府的老祖宗,内宅之治理,当然是她说了算,也是职责所在。但是毕竟年纪大了,作为老太太一辈,应该让太太一辈当权,也就是两个儿媳——邢夫人与王夫人。
对于这两个儿媳的治家权平衡,贾母也是深具大智慧的。她喜欢小儿子贾政,让其居于荣国府正堂,不喜欢大儿子贾赦,虽然贾赦袭了官爵,但是居于别院。因此,也连带着喜欢小儿媳王夫人,赋予其治家大权,而大儿媳邢夫人,有长媳之名,无长媳之实,成了“尴尬人”,屡逢尴尬事。
对于贾母来说,两个儿媳,要平衡,任谁也不能一家独大,否则,自己的地位会受影响。
文章插图
就治家能力来说,邢、王二夫人,乃平庸之辈,在鸳鸯女誓绝鸳鸯偶一回,曹雪芹说邢夫人是一个“遇强之人”,其实 ,王夫人又何尝不是呢?
【 王熙凤$滴翠亭前嫁祸黛玉,宝钗的一个心思,令王熙凤不寒而栗】就从林黛玉进贾府的第一天时,曹雪芹通过王熙凤与王夫人的一段对话,就说明王夫人之“愚”,其实治家能力,远逊王熙凤。
又见二舅母问她:“月钱放完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刚才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曹雪芹插入这段对话,并以黛玉之眼写出,当然有两个意思:
一,放月钱等事,是王夫人王熙凤负责,财权归此二人,自然理家大权也是归此二人;
二,而凤姐在王夫人吩咐之先,就料想着准备出林黛玉做衣裳的料子,这反衬出王熙凤之能。
文章插图
还有一点,曹雪芹通过王熙凤的话,说王夫人记错了,要凤姐找的某样缎子,其实是没有的。我第一次读到此处,有此纳闷,曹雪芹交代二人负责放月钱的事,也就罢了,他写这么一个王夫人忘记某事的细节,是为了什么呢?当时没有多想,只是纳闷便过了。
后来,才想明白,曹雪芹用这个细节,是想说明王夫人记性不好,表明其“愚”,以此反初王凤姐之能。人人都说红楼梦中无一处是闲笔,真真非虚言也。
王夫人不但愚,而且强,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可就要了命了。只是愚,若不强,也不怕,少管事少说话就行了。可是既愚,又掌握着治家大权,就会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看后面抄检大观园一回,王善保家的调唆了两句,王夫人便不问青红皂白,做出了抄检大观园的决定,被邢夫人利用了。
- 跑道@一人分饰“元堇”和“王熙凤”的背后,新一代上海京剧偶像驰骋青春赛道
- 红楼梦#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约贾瑞夜间相会,原来都是为此事做伏笔
- 凤姐@王熙凤去小花枝巷公馆见尤二姐时, 她为何要一身白色的穿着打扮
- 对手@《红楼梦》中王熙凤都不是她的对手,真正活得明白的人
- 贾琏@王熙凤和尤氏:一个出身高贵下场凄惨,一个家世一般一生平安
- 林之孝$王熙凤的滑铁卢,一次忘关门的小事,竟让她品尝到众叛亲离
- 贾琏!薛宝钗的生日是哪天?为何王熙凤说二十一,探春却说是八月初三
- 姐妹$王熙凤与平儿:最复杂的主仆关系,最微妙的姐妹情谊
- 贾琏!为对付尤二姐,王熙凤找尤氏、贾蓉大闹一场,一举几得?
- 贾赦#邢夫人几句挤兑刁难,铁娘子王熙凤,何至于偷偷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