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圆桌丨当下经验如何刷新“乡愁”这一主题?

文学如何书写乡村?当下经验如何刷新“乡愁”这一传统主题?12月24日 , 20位作家、学者在线上参加了以“我的乡愁与你不同: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学表达”为主题的第一期“十月·活力瓯海”大家文学论坛 。
从五四开始 , 乡土书写和乡村建设一直是中国文学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 。 进入2000年后 , 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 , 作家们写作的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 , 从当下发表和新出版的作品来看 , 乡村题材作品的比例在明显减少 , 且大多集中在非虚构写作领域 。 另外 , 乡土题材出现了某些书写惯性和审美疲劳 , “乡村凋敝”这样的情感式表达在作品中比较常见 。 真实的乡土是什么样子 , 乡村的组织形态、生产方式、文化方式、传播方式、情感方式在发生怎样的变化?谁在深入乡土书写的现场和第一线?当下经验又如何刷新“乡愁”这一传统主题?在这其中 , 作家的主体性和个体特性又应该如何体现?正是基于这些问题 , 《十月》杂志社联合温州市瓯海区委宣传部、瓯海区文联主办了这次研讨 。
历史|圆桌丨当下经验如何刷新“乡愁”这一主题?
文章图片

认识到一个更为复杂的乡村
我们会在中国的各个大小城市看到相仿的建筑、道路 , 与城市景观 , 这也让学者们担心:美丽乡村建设如果像城市建设那样进行大面积的拆迁和改造 , 新建出一批现代建筑 , 后果可能是我们赖以依附的文化传统会连根拔起 。
面对这个问题 , 浙江省作协主席艾伟从“现代性”这个词聊起 , 他认为 , 几乎发生在中国的一切都可以用“现代性”这个词汇去阐释或概括 , 比如革命以暴力的方式推进现代性、民族国家的建立、想象的共同体的构建、包括作家们在写的小说都可称为是现代性的产物 。 现代性已经是历史意志的重要组成部分 , 成为席卷中国人观念以及生活的重要发生点 , 并以一种无意识的存在方式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与创造 。
艾伟以这样两个案例来佐证现代性是怎样作用于中国的城乡建设的:第一个例子就是建国之初 , 国家领导人对现代化的想象是站在天安门城楼上 , 到处可以看到烟囱 。 这是现代性作用于一个国家的想象 , 工业化就是未来 , 烟囱成为关于“理想”的一个隐喻;第二个观察是 , 富庶的萧山农村纷纷建起三到五层的新楼 , 它们武装着马赛克墙面、蓝色的玻璃大窗、带不锈钢围栏的阳台、黑色或蓝黑色的琉璃瓦 , 避雷针下带着一个洋葱型的巨大的圆珠 , 使得这些建筑看起来像奇异的宗教场所 。 这些建筑就是现代性投射到中国农民身上的混乱的影子 。
历史|圆桌丨当下经验如何刷新“乡愁”这一主题?
文章图片

艺术家李青《杭州房子》
艾伟也欣然看到 ,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 中国人开始自觉反思现代性的逻辑 , 并认识到现代性不是唯一的神 , 在现代性的框架下需要充分认识到中国人的生活以及自己的古老传统 , 认识到一个更为复杂的中国 。
梁鸿分享了自己的乡村写作经验 , 也谈了一些关于改变乡村的建议:“乡村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为 , 政府、村庄、艺术家、社会团体介入时 , 会给一个村庄带来截然不同的面貌 。 我经常说我们对乡村的想象太狭窄了 , 我们总是想象一种乡村、一种农民 , 我们没有把乡村和农民想象成现代社会的一份子 , 只有这样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打开我们的视野 。 ”梁鸿也谈及 , 自己在长期观察梁庄的过程中 , 觉得历史的行进是非常缓慢的 , 而这个时代常常一切都进行得太快 , 太快就容易把一些东西忽略掉 , 甚至连根拔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