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秦腔,咧丝弦。
“石家庄丝弦唱腔独特,真声吐字,假声拖腔,激越悠扬。”石家庄丝弦剧团团长刘如夺介绍,丝弦唱腔刚中带柔,观众往往是越听越上瘾。
其实,这说的都是北方丝弦。
丝弦分南方丝弦和北方丝弦,“北方丝弦又分为东西南北中五路,流行于沧州任丘一带的东路、保定一带的北路、山西一带的西路、邢台平乡、任县一带的南路,以及石家庄一带的中路丝弦。”刘如夺介绍。
2020年12月到2021年1月,在石家庄举行了第四届“五路丝弦优秀剧目展演”,前来参演的有邢台、沧州、保定、山西省灵丘县的19个剧团班社,演出了《空印盒》等剧目。
石家庄本地丝弦戏迷众多,每年展演几乎都一票难求。
“清初,丝弦就在河北大部分地区和山西晋中地区流行。”赵惠芬介绍,那时的丝弦表演没有专业剧团,大多是农民在农闲时搭班唱戏,农忙时就解散回家。此时的丝弦表演浸透着浓郁的民间自娱特色。
正如民间俚语所说,“纺花织布唱秧歌,耪地扶犁哼丝弦”。
清朝末年,各地丝弦班社层出不穷,过去半农半艺的季节性班社也改为常年性班社,并在城市有了演出阵地,河北大地上也出现了红极一时的丝弦“四红”。
“‘正定红’刘魁显、‘赵州红’何凤祥、‘获鹿红’王振全、‘平山红’封广亭。”刘如夺说起这些前辈如数家珍,“这四人活跃在石家庄周边,各有千秋。比如刘魁显的甩发功极为精湛,封广亭以大趟马功夫出名。”
2021年7月27日,石家庄市丝弦剧团会客室。
刘如夺指着墙上一幅题词很骄傲,“这是1957年11月,剧团进京演出,周恩来总理观看丝弦表演后亲自题写的。”
“发扬地方戏曲富有人民性和创造性的特长,保持地方戏曲的艰苦朴素和集体合作的作风,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好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这幅题词也点出了丝弦剧种的特色。
1947年,石家庄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民间丝弦剧团“玉顺班”,1953年,将其更名为石家庄市丝弦剧团。“这一时期,丝弦剧团的演出阵容非常豪华,有刘魁显、何凤祥、王永春、张永甲等知名演员。”刘如夺介绍,也正是这一豪华演出阵容在北京巡演获得了文艺界的好评。
作为地方戏大省,河北的剧种不止于此。
2021年8月12日,清河县西张宽村。
79岁的郭春荣唱道:“在金殿,骂罢了满朝文武,回宫苑,学说给王的梓童……”唱完,他甩一下金黄色的龙袍,坐进一把盖着红绸缎的龙椅。
其实,如果没有手里的剧本,外人很难听清郭春荣的唱词。他表演的是河北乱弹,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
“我们大多在周边县乡演出。乱弹的活动范围也就山西上党、山东济南以及咱河北中南部的邯郸、邢台,石家庄藁城、元氏一带。”这场小型演出的组织者赵立江说。
2017年全国进行的地方戏曲剧种普查中,共统计出348个剧种,其中河北有36个,占全国总量十分之一还多。其中,除河北梆子、评剧、丝弦外,还有乱弹、哈哈腔、老调、高腔、赛戏等。
为什么在河北会有如此多的剧种呢?
“这和河北的地理位置有关。”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贾吉庆分析,从井陉传入河北的山陕梆子,张家口一带游牧民族和汉文化交融产生的东路二人台,邯郸流行的豫剧等,都带有明显的地缘特点,“燕赵文化始终兼容并包,对外来文化并不排斥,加上燕赵大地自古多战事,老百姓心中的情绪需要排遣,本土的文艺活动和外来的曲艺相结合,在河北就形成了种类繁多又各有特色的地方剧种。”
- 美丽家园@落叶课堂后,居然涌现那么多蓝媒“艺术家”
- 十二月十五夜$30个“落入凡间”的神仙诗句,唯美浪漫,惊艳了时光
- |寻一方庭院,吃茶读闲书,听雨看落花!
- 酒楼!南宋落魄书生在酒楼题了首打油诗,没想到成为经典之作,口口相传
- 墨香铜臭$墨香太爱主角不愿他们跌落道德制高点?笔下人物没有完美只有生动
- 打仗#大器晚成的边塞诗人其实并不会打仗还对昔日好友落难不闻不问!
- 疫情,防控,措施,疫情|深入细致落实防控措施 尽早扑灭聚集性疫情
- 绝世好剑&中国历史上三把名剑!一把千年不锈一把用黄金打造,一把下落不明!
- 湖南|湖南两父子野钓, 一个落水一个救援, 双双溺亡, 钓鱼安全必须第一位
- 刘勤兵@新春走基层丨艺术让布依村落“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