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落#大河之北·河北人文地理解读|戏曲篇(上):古韵新腔( 五 )


莲花落#大河之北·河北人文地理解读|戏曲篇(上):古韵新腔
文章插图

武安傩戏《捉黄鬼》。贾占生摄
源远流长
戏曲的活化石
2021年8月17日,邯郸武安市固义村。
68岁的李增旺蹒跚爬上二楼储藏间。十几个暗红色木箱落着锁,安静地叠在墙角,箱子上印着一行字:武安市非遗保护中心。
李增旺打开一个木箱,拿出一只高近半米的彩色面具。面具鼻大嘴阔、耳朵长垂,双目怒瞪,眉毛立起,面部表情夸张,这是武安傩戏中白眉三郎角色所用面具。
这些面具都由当地人手工制作,用纸浆一层层刷在泥模型上,达到所需厚度后进行晾干,再彩画。最早的面具则由树皮制作。
“傩面具是傩文化的象征符号,在傩仪中是神的载体,在傩舞中是角色的装扮。傩面具也是后来戏曲中脸谱的前身。”赵惠芬说。
“傩戏每隔三年演一次,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七。”李增旺介绍,演出过程中,2700多人的固义村,有近千人参与其中,他是组织这场盛大活动的社头,也是武安傩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捉黄鬼是武安傩戏中的一环。在三天的表演中,武安傩戏先由探马骑马迎神踏边,走遍全村大小街道,请神下凡观看捉黄鬼。紧跟着大鬼、二鬼带领手持柳棍的村民再次踏边,以驱除村里的邪魅并进行“捉鬼”。此外,村民还为请求风调雨顺,虫害不生,祭虫喃王和冰雨龙王。
“傩,是上古时代图腾崇拜时期的一种仪式,具有请神、驱鬼、祈福、祭祀等特征。武安傩戏中,这几个特点都已具备。从内容上看,武安傩戏中,真人扮演鬼神也影响着后世戏曲,比如鬼神戏占比较大。”赵惠芬介绍,1995年,著名学者曲六乙先生邀请中外学者在武安召开研讨会,将《捉黄鬼》定性为“北方社火傩戏”。
在被认定为傩戏前,固义村民认为他们表演的是队戏或赛戏。
队戏,顾名思义,就是观众可以跟着演员队伍游动观看。
在《捉黄鬼》剧目的表演中,这一形式表现突出。捉黄鬼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三鬼差捉拿不孝之子黄鬼,并将黄鬼押到阎王面前审判,最后将黄鬼抽肠扒皮。
“演出当天,大鬼二鬼将黄鬼夹在中间,黄鬼走三退三,不愿被抓。跳鬼前后跳动诱导黄鬼。”李增旺介绍,这一出戏之所以能持续八九个小时,在于这一过程要在村里不足2米宽的古道上来回表演3次,最终完成抓鬼杀鬼。观众们也就移动着跟随表演者观看。
李增旺从木箱里翻出一根60厘米长的竹子,外表看起来略有包浆。竹子上半截劈成28根细篦,上端系着一块红绸,“这叫戏竹,是掌竹专用的道具,每根细篦与二十八星宿对应。”
掌竹,又叫长竹,是武安傩戏中一个特殊的角色,和其他戴面具、画花脸的演员不同,掌竹的扮演者净脸、不戴髯口,在请神、祭神以及队戏的表演中,他承担着吟唱串词、指挥演员的作用,类似今天的节目主持人。
在捉黄鬼的表演过程中,除掌竹外,其他演员几乎没有台词。
“学者们普遍认为,掌竹,是宋元杂剧和歌舞中‘竹竿子’的遗影。”赵惠芬说。
“竹竿子”源于执竹竿唱丧歌的古代葬礼仪式。在宋代宫廷乐舞、杂剧演出中,“竹竿子”具有指挥职能。
村民马增祥翻着手头几份武安傩戏曲目手抄本复印件,他是社头下设的24个社首之一。这十余个剧目神奇记录了中国社火戏曲发展中的几种形态:无台词哑剧,如《吊绿脸小鬼》等剧目;掌竹吟诵唱词,角色只舞不唱,如《吊掠马》《点鬼兵》等;掌竹吟诵唱词,角色既舞且有少量唱词,如《捉黄鬼》《开八仙》;没有掌竹,由唱做“两张皮”发展为唱念做打均由角色完成,如《岑彭马武夺状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