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卢明专栏 | 语言总是在统一与变化中发展

规范$卢明专栏 | 语言总是在统一与变化中发展
文章插图
文|卢明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写作者是以语言为工具的,所以,关于语言的运用,就成了大家研究的对象。
在语言的运用上,形成了一些不同的观点,甚至有些对立的观点。有的主张捍卫语言的统一性、纯洁性,有的倡导语言的多样性、丰富性。这两个方面,都有其理论和实践的依据,都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了语言的发展,推动了写作的进步。
但,在一些人那里,对这些问题,认识还比较模糊。我个人认为,语言需要维护一个时期的统一,同时,也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制定语言规范,本身就是对以前语言实践的归纳总结,其主旨,就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与交流。但,生活总在变化,人的语言也会随着生活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所以,语言,总有规范达不到的地方。而语言的变化,也为新规范的到来,起着先锋探路的作用。总之,统一是需要的,变化也是需要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语言总是在统一与变化的和谐中发展的。
人们分析文章,往往在规范上要求得多,而在变化上注意得少,甚至有人对比较有个性的语言表达提出这样那样的责难。我们应当这样看:要求写作者在词句上规范些,对于保持文字的严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不要过于刻苛,一些句子,只要在语法规则之内就可以,至于用哪个词,那是个人习惯。
【 规范$卢明专栏 | 语言总是在统一与变化中发展】如果把这个问题看死了,规定什么样的句子非要用什么样词不可,要求起来没有边,对写作者的束缚也是很大的。一个作者,由于其性格特点、生活经历、读书习惯、生长地域等因素的不同,在语言表达上,会有不同,这是很正常的,应当受到人们的尊重。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不同,才显现出一种语言的丰富与多彩。就拿文章中的文言成份,我们写白话文,当然用白话说,但,也不完全排除文言字句。记得廖承志先生有一篇关于台湾问题的公开信,通篇都是文白夹杂,大家听着,效果也不错。毛主席说过“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如果非把他老人家的“革命无不胜”一句改为“革命没有不取得胜利的”,用词没文言味了,但语感也会受到很大损害。
一切事物都是在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中发展的,语言也是这样。不知“不变”者,就容易“乱”。不知“变”者,就容易“迂”。尤其是文学语言,更需要自由表达的空间,充分显现作者的语言个性。
就“变”来讲,汉语中的通假字,在古代就是错白字,但,包括许多大学问家在内的文人都在用,所以,大家也就接受了,后来还纳进了规范。不少简化字都是从老规范认为错误的写法中拿来纳入新规范的。
语言需要规范,有规范才能保持一定时期整体的统一。但,规范什么时候都没有完全限制住语言的创造与变化。再者,不同文体对词句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法规性文体与广告性的文体,要求不一样;讲话稿与散文要求也不一样。我认为,文学写作,在遵守大的规范的情况下,适当采用一些虽不太规范但更显活力的字句,也不是不可以。
有些文字作品的字句,正是深得“无理而更胜一筹”的效果。鲁迅先生在作品中这样写:“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如果按迂腐老师的观点看,这句子重复。但,正是这样的写法,才显现出应有的神韵。老舍先生曾这样写道:“张大哥可真是一位大哥,他仿佛是一切人的大哥,仿佛他爹也管他叫大哥”。按说,前句说了“仿佛是一切人的大哥”,“一切人”当然已经包括了“他爹”,但,老舍先生还是在后面又加了一句“仿佛他爹也管他叫大哥”,正是加的这一句,起到了强调的作用,补足了老舍先生想表达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