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红|瓷器鉴定的九大玄机你懂多少:真懂了就是行家( 三 )


钧瓷的最佳烧成温度应该是在1260度左右 , 因为以铜为着色剂的铜红窑变的基点就是这个温度 。 钧瓷中的一部分的胎土与汝瓷的香灰胎土基本相同 , 汝瓷的最佳烧成温度之所以要控制在1150度左右 , 一方面固然与釉质的需求有关 , 另一方面则与香灰胎土的不耐高温也有直接关系 。 所以官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才全部采用了施护胎釉素烧和多次施釉复烧的方法 。 而定窑瓷器的胎土最为白细和耐高温 , 所以定窑的成器一般也都在1320度以上 。
由此可知瓷器的生、半生、半熟与熟非但不是技艺不成熟的结果 , 反而是瓷器技业登峰造极的标志 。
与瓜果的生熟状况正好相反 , 瓷器越生其手感就越轻 , 也越易破碎 , 汝瓷不必用力就可掰开;反之瓷器越熟则其手感就越重 , 胎体的瓷化度越高 , 比重越大 , 也相对更坚固 , 柴窑和定窑瓷器的胎体都很薄 , 真正做到了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绝妙境地 , 尽管胎釉都比汝瓷要薄得多 , 但却并不像汝瓷那样易破碎 。
熟悉了瓷器的生熟感 , 也就基本把握了宋代五大名窑的烧成温度的主要特征 , 当生者熟或当熟者生自然都不对了 。

7、滑滞感
滑滞感既是润涩感的延续 , 又是润涩感的结果和原因:润则滑、润必滑 , 滑就润、滑定润;涩必滞、涩定滞 , 滞则涩、滞才涩 。
凡古瓷必滑 , 光滑、润滑、油滑不等 , 滑溜、滑润、滑腻、滑爽有别 , 但滑不可少、滑不可缺 , 凡古必滑 , 是古定滑 , 因而也就无滑不古 , 不滑非古 , 凡滞必新 , 是滞就新!
此滑非彼滑 , 古瓷之滑源自岁月、发自肌骨、来自年轮 , 是历史的烙印、是衰变的结果、是沧桑的必然 。 这种自然之滑爽决不是人为打磨、涂油、上蜡等机巧所能仿效、复制和再现得了的 , 因此我们下一番苦功真正品味出并把握住古瓷之滑的精髓不但十分必要 , 而且能够受益终生 , 实在是古瓷爱好者、收藏者、鉴赏者和鉴定者必修的一项手头基本功 。

8、粗细感
瓷器的品种窑口不同、历史年代不同、保存环境不同、脱玻程度不同等诸多的因素 , 每一项单独作用就都足以导致瓷器釉面粗细感方面的巨大差异和不同 , 各项条件和原因交互作用的结果就是使得瓷器釉面粗细感方面的差异和不同益发显著和巨大 。
而古代民窑的瓷器 , 无论是技艺水平 , 还是用工选料 , 无论是生产目的 , 还是生存需要 , 都决定了其瓷器产品的品质和品位的实用优先、艺术靠边的抉择与定位 , 简易、粗糙与率意、灵动为其共性 , 几乎所有的历史局限、技艺缺憾都有所体现 , 再加上历史传承中的各种自然衰变 , 所以 , 古代民窑的瓷器的粗细感最为粗糙;
古代官窑瓷器 , 尽管技艺水平和用工选料方面为历代之最 , 但终究逃脱不掉历史自然衰变的法则 , 再加上有些瓷器品种如哥窑金丝铁线、汝窑蟹爪纹与蝇翅纹、钧窑蚯蚓走泥纹等特殊开片、纹路化腐朽为神奇、变残次为至宝的刻意追求和特意营造等因素的推波助澜 , 所以古代官窑瓷器尤其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初步的观感和手感都并不如近现代的新瓷那样精细反而略显粗糙 , 只有仔细观察、深入玩味才能充分体悟到古瓷的精妙与完美 , 当然 , 无论如何古代官窑瓷器都要比同时代的民窑瓷器精妙得多地多 。
古代官窑瓷器却往往寓巧于拙、驭精于粗、御美于陋 , 简约而不简单 , 朴素而不普通 , 平凡而不平常 , 以似玉非玉胜于玉的釉质釉色的内在美、美仑美奂神秘莫测的纹路图形的外在美和匪夷所思鬼斧神工的加工制作的工艺美 , 成就历史、创造辉煌、震撼后世、启迪今人 , 粗而不糙 , 粗中有细 , 粗中显细 , 粗中求细 , 化繁为简 , 以简驭繁 , 返璞归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