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联$唐伯虎出一上联,说,能对出的是千古奇才,俩百年后竟被他对出来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流传十分广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有别于我们熟知的唐诗宋词元曲、或是后期的明清小说,它更考验的是才子佳人的文学功底,急中生智的应变能力。对联的发起年代久远,早是无迹可寻,有人说最早出现是在秦朝时期的吕氏春秋里,吕不韦门下食客三千,平日除了修书造册,就爱吟诗作对,因对联的言语简练,意味悠长,又大多考究作者的随性而作,所以一个精妙绝伦的好上联,想要求得与之相称的下联,实属难得。
回文联$唐伯虎出一上联,说,能对出的是千古奇才,俩百年后竟被他对出来
文章插图

在中国历史上对联出现在我国三国时期,由于对的非常的精美优质,所以很多已经成为了经典被保存下来,在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是明代非常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但是要是提到他的话,估计很多人都会想到《唐伯虎点秋香》这部电影,但是现实中的唐伯虎其实出身是比较的平凡的,在而是多岁的时候家里面又经历过很多的变故,先后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和其他的亲人。
回文联$唐伯虎出一上联,说,能对出的是千古奇才,俩百年后竟被他对出来
文章插图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唐伯虎来到了川东的这座名山上,想要散散心。当时,老和尚正在庙里作画,画的正是出水荷花,一听说唐伯虎来了,立马停下了手中的笔,恭敬地向唐伯虎问候。面对老和尚的礼遇,唐伯虎同样受宠若惊。老和尚不嫌弃他舞弊的名声,公然邀请他在这幅画上题字留墨,这让唐伯虎甚是感动,所以一口气就答应下来。
回文联$唐伯虎出一上联,说,能对出的是千古奇才,俩百年后竟被他对出来
文章插图

唐伯虎提笔思索片刻,便笔走游龙、写下了一个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唐伯虎写完把笔一丢,哈哈大笑:“我这上联,如果一百年内有人能对出,那一定是天才的了。”僧人一听,虽然心中有些不相信,但还是点头赞叹不已。唐伯虎这上联精妙在于它是个回文联,僧人虽艳羡得到了唐伯虎的笔墨,但苦于才学疏浅,只得每次碰到名人前来庙里,便会拿出上联,希望终有一天能有人对出下联。但终究是事与愿违,直到僧人圆寂那日,那个能对出下联的人还没有出现。
回文联$唐伯虎出一上联,说,能对出的是千古奇才,俩百年后竟被他对出来
文章插图

而之后那幅字画就在寺庙里代代相传。两百年时间过去了,碰到一个清朝的才子来这里寺庙躲雨,这个人就是李调元,当时听到僧人说到这件事情的时候,非常的好奇,当看到唐伯虎上联之后称赞不已,对于唐伯虎的上联精妙之处是一个回文联,难怪很多人都没有对出来。但是李调元来了兴趣,试着对一对。
回文联$唐伯虎出一上联,说,能对出的是千古奇才,俩百年后竟被他对出来
文章插图

【 回文联$唐伯虎出一上联,说,能对出的是千古奇才,俩百年后竟被他对出来】李调元拿起笔,就在唐伯虎的上联下面写到:“书临汉帖翰林书!”方丈看后,激动地握住李调元的手:“等了200多年,终于等到你了!”随后,方丈就将这幅画卷挂到大堂,成为此庙的镇寺之宝,供后世欣赏。事实证明,李调元是当之无愧的清朝才子,官至翰林却一生清廉。而唐伯虎就更不用说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不少人崇拜的对象。甚至连他们跨越200多年的“相会”也成为后世的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