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在记忆里的时光@青未了丨散文:老了老了,凡事都应慢些才好

凝固在记忆里的时光@青未了丨散文:老了老了,凡事都应慢些才好
文章插图
【 凝固在记忆里的时光@青未了丨散文:老了老了,凡事都应慢些才好】老了老了,凡事都应慢些才好
文/杨曙明
人生一世,年少时、壮年时、老年时的活法不尽相同,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抗拒无益,顺其自然才能活得明白。
我是个急性子,走路快、吃饭快,办事不喜欢拖泥带水,干什么都是快节奏的。或许这是天性使然,因为从年幼记事起,我性格好似就是这样,几十年了也没改得了,是为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啊!如果说,年轻时吃饭快些、走路快些、动作快些或许没有什么,可如今年龄大了,这些“快”则就越来越无益,甚至是有害了。因为按照科学养生的说法,老了老了,凡事都应慢些才好。
大凡是胖子,除了能吃能睡及嗜好躺、糖、汤、烫之外,吃饭过快也是重要原因,对我而言尤其是这样。日常间我饭量并不大,但吃饭的速度相当快,以致“慢点吃、慢点吃”成了老伴这几十年经常对我说的口头禅。记得四十过后的我,体重就接近百十公斤了,二十多年“持之以恒”,让我曾不胜心烦。谁都知道,细嚼慢咽有益于身体健康,道理我自是很明白,可吃起饭来却经常犯糊涂,就是改不了“快”的毛病。为了解决吃饭过快的陋习,近两年间我时常用红酒或饮料来调节吃饭速度,也就是每到晚餐时,就倒上杯红酒或饮料,不是为了品尝,而是为了放慢吃饭节奏。或许是这个法子行之有效,今年我的体重终于开始下降了,虽然下降得很慢,但我为此已是有些窃喜了。
退休之后这几年,我和老伴常外出散步,可每每散步时她都因为跟不上我而埋怨我走路太快,可我习惯难改啊!虽然我经常为了照顾她有意走慢些,可走着走着就下意识地又快了起来。前两天与发小外出到九寨沟去旅游,按说他的身体看着比我强壮些,可走起路来他却总是不知不觉间落在我后面,经常让我不得不放慢脚步,或是停下来等等他。说实话,我的走路快多半不是有意的,而是性格和习惯使然。因为这个原因,不太愿意受制于人的我,喜欢独自外出,这样就能无拘无束,想走多快就走多快。退休之前那些年间,我的身体还算健壮、手脚也挺麻利,走快些或许没有什么,可如今六十(岁)开外了,就不宜走得太快了。因为对老年人来说,走路太快不仅无益,反倒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如此看来,我这走路过快的习惯是得要改改了,可怎么改呢?只有经常提醒自己。
老年人外出免不了要乘坐公交车,而乘坐公交车尤其是要注意不撵车、慢下车。“不撵车”就是不要为了撵车而快跑,因为这对老年人来说是相当危险的。年轻人快跑两步不会有多大问题,可年纪大了的人,如果为了撵车而快跑,就容易出危险了,我就曾经有过为了“撵车”快跑而导致心脏不适的教训。“慢下车”就是下车时别匆忙,步履要稳健,不要操之过急,尤其是在车辆行驶中,切莫提前站立起来等候下车,以免因为站立不稳被晃倒而伤筋动骨。此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我就亲眼见到过这种事。那日乘坐社区公交车外出时,有位七十岁上下的老年妇女途中上车,她上车后与我同样,因为座无虚席又无人让座而站立着,没想到汽车转弯时把她晃倒在车门前。当我上前扶起她后,她的左脚腕因为疼痛已经不能行走。司机见状,便埋怨车上的年轻人没礼貌,并让所有乘客都下了车,然后直接把伤者送往附近医院。看一堑长一智,这件事让我长了记性。
老年人患病任谁都难免。在老年人的诸多病症中,心脑血管疾病尤为普遍。要防止脑梗心梗等等的,尤其是要防范猛然起立。翻身起床时要慢些,坐着起来时要慢些,蹲着站起来时更要慢些,“猛然起立”是心脑血管病人之大忌。我原本也不懂得这些,但近几年偶有的头晕眼花,让我吃一堑长一智。其实,对老年人的养生而言,不仅要吃一堑长一智,更要“听一堑长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