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的婚姻纠纷引发人们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关注 , 自恋是个坏词吗?自恋型人格障碍到底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和这类人相处呢?
---------------
“自恋”完全是坏事吗——适度自恋有益身心
娱乐新闻使“自恋”这个词的贬义程度似乎又升高了 。 但其实 , “自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是有很大区别的 , 我们对适当强度的“自恋”无需避之唯恐不及 , 因为适度的自恋有益身心健康 。
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总是不够客观 , 总体来看 , 我们会觉得自己比“实际上的自己”更好一点 。 多项心理学研究都发现 , 人们在评价“自己在人群中的相对水平”时 , 大部分人都会觉得 , 自己比平均水平“更好” 。 但这在统计学上是不合理的 , 这种有偏差的自我评价 , 被心理学家称为“积极错觉” , 当然 , 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称之为“自恋” 。
这种适度的自恋既普遍又有用 。 处于“积极错觉”中的我们 , 会相信自己拥有很多积极的品质;会觉得自己更有掌控感 , 在学习、工作中表现得更好;觉得未来更美好 , 对生活抱有乐观的态度 。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怎么回事——过度自大需要警惕
其实 , 我们日常玩笑说的“自恋” , 一般都达不到“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程度 。 人格障碍指的是 , 人的认知、情感、行为方式等明显偏离正常人群 , 且这种偏离根深蒂固、难以改变 , 还会影响到人在职业或社交等重要方面的功能 。
【评价|碰到“自恋性人格障碍”者,怎样和他们相处】而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 , 明显偏离正常人群的点就在于 , 他们特别自大 , 一方面需要他人赞扬 , 另一方面又缺乏共情 。 具体来看 , 他们可能有以下九点表现 。
第一 , 夸大自我的重要性 。 比如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能 , 即便在没有成就时 , 也很希望被别人认为是优胜者 。
第二 , 幻想自己拥有无限成功 。 集权力、才华、美貌或理想爱情于一身 , 这种观念会占据自己的头脑 。
第三 , 认为自己是独特的 , 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或机构)所理解或交往 。
第四 , 要求别人给自己过度的赞美 。
第五 , 有权力感 , 不合理地期望自己拥有特殊优待 , 或期望别人自动顺从自己的期望 。
第六 , 在人际关系上剥削他人 ,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别人 。
第七 , 缺乏共情 , 不愿识别或认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
第八 , 常常妒忌他人 , 或认为他人妒忌自己 。
第九 , 常常有高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
根据国际通用精神疾病诊断最具权威性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 , 如果一个人长期有这些表现中的五点以上 , 那就可能有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了 。 不过 , 诊断还是需要医生来做 , 不要给自己或身边人随意贴标签哦 。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怎么发展出来的呢?这些人小时候很可能被照顾者不恰当地对待过 。 这并不是说爸妈会虐待孩子 , 相反 , 自恋型人格障碍孩子的爸妈 , 很可能在生活中能履行照顾职责 , 让孩子吃好喝好 , 但在情感上却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 甚至还可能依赖孩子、向孩子索取安全感 , 导致孩子的家庭角色错位了 。
本该脆弱、依赖爸妈的孩子过早承担起了过重的责任 , 就再也不能接受自己的脆弱 , 从而“被迫”变得自大 。
如何和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相处——避免被剥削操控
看完这些表现 , 我们不难想象 , 和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相处有多痛苦 。 自恋型人格障碍者会试图精神操控别人 , 特别是对伴侣 , 会试图传播伴侣“有病”的谣言 , 对伴侣遭受的痛苦视而不见 , 而这些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
- 美丽家园@落叶课堂后,居然涌现那么多蓝媒“艺术家”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袁侃@当石库门遇上当代艺术,来今潮8弄体验一场“城市奇遇”
- 赛事!日照“太阳城”网球公开赛启动仪式圆满举行
- 感觉|?品黄香九画“猪”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虎年喜相“豫”!河南博物院携“青玉虎形佩”首次参与“集五福”
- 纸杯#美术生在杯子上画“知否”,当倒入水瞬间,网友:居老师挺住!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