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认识历史上重要的交通工具——马车

央广网北京12月30日消息 随着科技进步 , 城市不断扩张 , 公共交通及高速道路完善 , 汽车成为人们出行代步主要交通工具 , 豪华的私家车更成为一个人身份收入的象征 。 在科技高速发展汽车日新月异的今天 , 还有多少人想起那些原始的交通工具——牛车、马车、独轮小推车等车的先辈呢?
|走进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认识历史上重要的交通工具——马车
本文图片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 , 企业供图 , 央广网发)
马车是用家畜马匹拉动的车子 , 或载人 , 或运物 。 马车的历史极为久远 , 它几乎与人类的文明一样漫长 。 一直到19世纪 , 马车仍然是城市十分重要的交通工具 。 人们喜欢马车的诗意与便捷 , 喜欢乘坐马车从容地穿过大街小巷去赴宴或拜访亲友 。 春秋战国时期 , 孔子率领弟子乘马车周游列国;秦统一六国后始皇乘马车巡视全国 , 直至清末火车和汽车的出现 , 马车的黄金时代才宣告结束 。 今天 , 让我们走进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 , 重新认识历史上重要的交通工具——马车 。
|走进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认识历史上重要的交通工具——马车
本文图片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收藏的马车 , 企业供图 , 央广网发)
马车
【年代】:清末
【材质】:木制
【用途】:交通运输工具
【馆藏】:北京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
马车乃至车的文化让人想到轩辕黄帝的指南车、始皇帝的铜车马;想到古代的驰道、御道、秦直道;想到四通八达的驿站;想到车同轨、书同文;想到西周的车马坑;想到文人笔下的车辚辚、马萧萧、前有车后有辙、南辕北辙等诗词语汇 。 马车更是凝聚先人的智慧 , 是古代最先进的战争、运输和交通工具 , 也是古代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的体现 , 延续使用了两千多年 , 随着农耕文明的远去 , 才成为了时代的印记 。
中国是最早使用车轮和车子国家之一 , 马车的发明是中国交通发展史上的重大创举 。 它是一种便利、快速的交通工具 , 将先民从繁重的体力运输中解放出来 。 据史料记载 , 马车的发明者是4000多年前夏王朝初年的奚仲 。 马车的发明 , 不但解决了落后的交通问题 , 而且促进了道路设施的发展 , 扩大了商贸运输和文化交流活动 。
|走进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认识历史上重要的交通工具——马车
本文图片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收藏的马车 , 企业供图 , 央广网发)
马车的制作
古人造车或许没有图纸 , 只有口诀和经验 , 直到今天 , 民间匠人还有许多造车谚语:“隔年的辐条 , 当年的辋 , 要用疙瘩树上长 。 ”这句经典的口诀是指造车的轮子在辐条、车辋、车头等不同部位选用的材料干湿度都不一样 。 辐条选材要干透;车辋需选用当年解的板;“疙瘩”指车毂 , 也叫车头 。 车毂需要现采料 , 这样车辐的卯槽、轴芯子均好掏凿 。 装楔车辐时不易磞裂 。 加之湿车毂的渐干过程的硬与瘦 , 有越干越结实的功能 。 当然 , 如果用干木头做就要煮三次、晒三次 , 让木头有回性的过程 , 添加柔韧度 。
|走进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认识历史上重要的交通工具——马车
本文图片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收藏的马车的车轮 , 企业供图 , 央广网发)
造车要坚固 , 往往使用结实的槐木和榆木 , 俗话说槐木柱子走四方 。 还有一句口诀叫“上不露天 , 24个不露头”是指整个车辆中有24个出头部位要用铁包裹起来防腐 。 “先有三皇后有五帝”是说如何将车毂的外圆先三等分、再定五卯位 , 寓意周而复始 。 口诀还说:“2尺4寸半 , 车辋不用算“ 。 车厢上还有四个朝天的将军柱 , 寓意顶天立地 。 车轮上九辋片、九铁瓦、十八辐条、九个铁瓦上有27个蘑菇钉、每个轮子上有108个泡钉 , 据说全车共有366颗铁钉 , 寓意九九归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