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认识历史上重要的交通工具——马车( 二 )


|走进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认识历史上重要的交通工具——马车
本文图片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收藏的马车的雕花车围子侧面 , 企业供图 , 央广网发)
各朝代马车分类
马车的种类有很多 , 根据种类可以辨别车中人的身份 。
双马马车——这个比较牛 , 两匹马拉车 。 在古代 , 只有“士”才有资格乘坐 , 士也就是古代的小贵族 , 卿大夫的家臣又或者很有名望的人 。
三马马车——古代大夫的座驾 , 大夫指的就是朝廷的中级官员 , 文官一般指五品以上的官员 。 这个马车不仅动力强劲 , 而且还是身份的象征 。
驷马马车——古代卿的座驾 , 卿是古代的高级官员 , 人数很少 。 这个级别的马车 , 一般不多见 , 就算在城市里 , 也未必能跑得开 。
现代有出租车 , 打车软件等 , 其实古代也有“打马车”的 。 唐朝有私家马车和出租马车 , 想出个远门可以租一辆马车 。 但租车费用昂贵 , 不属于出行的经济选择 。
|走进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认识历史上重要的交通工具——马车
本文图片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收藏的马车的车围子雕花四角 , 企业供图 , 央广网发)
唐朝还专门出了交通法 , 在闹市区无故“飙车” , 冲撞伤人 , 需受鞭刑50下 。
宋代时 , 南宋都城临安出现了专供市民阶层租用的“共享马车” 。 这些马车的外形一般都是长方形的 , 被称为“长车” 。 车顶上面有遮盖 , 四周用纱幔围起来 。 出租方式:由民间的商家供给马车 , 租给普通百姓 , 收费方式按时辰或者按天计算 。
明代出现了专门用来载人的“轿车” 。 因为有篷子、围子 , 形如轿子 , 又被人们称之为“轿车” 。 贵族或平民所乘的车形制上没多大差别 , 重要差别在车围子的制作上 。 从围子用料、工艺、颜色可区分乘车人身份高低 。
|走进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认识历史上重要的交通工具——马车
本文图片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收藏的马车的雕花车围子后侧 , 企业供图 , 央广网发)
结束语
到了清朝 , 西洋文明逐渐渗透进来 , 马车的地位日渐下降 , 后来又有了汽车、电车、火车 , 马车几乎被淘汰 。
人们常用“时代的车轮 , 滚滚向前”这句话来比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 这可能是指火车的轮子 。 其实 , 马拉的那种木轮大车轮子 , 也可以视为时代发展的标帜 。 马车比起昔日的人背、马驮来说 , 它不知先进多少倍 。 马车的出现 , 改进了运输工具 , 从马车到拖拉机、汽车 , 又是个进步 。 马车对人类的贡献 , 功不可没 。 虽然今日高速公路上跑着各种各样的汽车、电车 , 古老的马车在我们的视野里彻底消失了 , 但那欢腾奔跑在大路上的木轱辘马车 , 在人们脑海中却留下了深深的时代印记 , 引发着我们对那沧桑年代里饱经忧患的陈年往事的思索 。
|走进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认识历史上重要的交通工具——马车
本文图片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收藏的马车 , 企业供图 , 央广网发)
马车作为古代社会唯一的陆上交通工具 , 其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 马车技术的发展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强大和先进 。 中国的古代马车制造技术一直处于一个独立发展的历史轨迹 , 直到近代以后中国马车的制造技术才与外国技术相融 , 所以说中国的马车技术的发展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