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初的“爝火不息——习之堂藏老讲义百种特展”中 , 周春健展示了漫长的手写年代中师生们留下的各种“手泽” 。 基于对当代课堂的深入了解 , 他希望这些带着温度的书写能让青年学生跳脱出PPT授课的环境 , 感受教育的质朴与真诚 , 唤起学生对课堂的敬重 , 感知纸墨书写等传统文化的温度 。 他的同事陈少明教授因之以《春秋》中所言的“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做比 , 认为此类“故物”展深具传承文化的价值 。
随后 , 在中山大学哲学系的大力支持下 , 周春健又举办了“百年家书——习之堂藏家书百种特展”“百年弦歌——习之堂藏现代乐教文献展” 。 他说 , 自己是在以“老物件”为引串起多个主题展览 , 力求向现代的观者描绘传统中国画卷 。 传统与现代不应该处于对立状态 , 今人不能以与整个经典文化决裂为前提走向未来 , 而要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思想资源面对未来 。 这也是他孜孜收藏、策展的原因——藉展览融汇今昔、理解中国 。
周春健说:“以文化的角度来看 , 时代格局的转变要求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史上再找到一个位置 。 ”未来 , “习之堂”不会将目光仅停留在展览 , 他想做自己的“五个一工程” , 即一门课程、一部教材、一组展览、一组歌会、一组访谈 , 系统探讨传统文化、中国哲学的当代性话题 。
对话
【习之堂|周春健:学而习之藏并展 爝火不息承与传】羊城晚报:作为大学的文科教授 , 您个人的收藏兴趣与哲学的专业学术研究、教学是什么关系?
周春健:我的收藏一直和自己的儒学研究专业有密切的关系 , 过去办的这四个展览其实也可以看出来跟我专业的关联度 。 比方说百年家书展 , 我不是走名人家书路线 , 而是从传统的道德文章、国人生活入手 , 从看传统文化如何潜藏于现代社会这一角度切入 , 这也是我个人收藏的着眼点 。 因此 , 我的收藏是学术研究的补充与外化 , 再以展览的形式来呈现、以美育为旨归 , 这整个过程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为这些承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古物、旧物办展览 , 不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 也得到普通大众的认同 , 让人们看到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中的演变和存续 。 哲学系同学曾依据家书展、讲义展中的素材 , 创作诗文参赛、获奖……我的展览就是系里的第二课堂 , 不仅是大学生、硕士和博士生 , 甚至中大附中、附小的学生都会集体来参观 , 由我专门作讲解 。
羊城晚报:您这四个展览做下来 , 在藏品增值和大众认同方面是不是大有提升?
周春健:我的收藏基本上是依靠工资收入完成 , 而且是在保证生活质量 , 保证基本生活的前提下 , 再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去进行 。 曾经有外边的基金想支持 , 但是后来没有合作成功 。 另外 , 今年中山大学帮我立了个项目 , 支持“习之堂”做些校史的资料搜集和展览 , 但不是用作购买藏品 。
我没考虑过藏品增值的问题 。 因为我的收藏实际上是属于学术收藏 , 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 也不是“以藏养藏” , 基本上收进来就没有流出去 , 我也没有时间精力去做市场行为 。 我从中感受到的主要是学术收获和精神提升 。
羊城晚报:我们能感受到 , 您所收藏的这类藏品(老讲义、旧家书)往往都蕴含着书写者和阅读者的深情 。
周春健:是的 , 收存、整理中有很多令人动容之处 。 比如先父性情威严 , 平时不擅情感表达 , 但我在整理他遗稿时发现了两首写给我母亲的贺寿诗 , 诗写得通俗直白却富真情实意 , 我将诗读给母亲听(她之前不知有此诗) , 她听后坦言这令她打开了许多年的“心结” 。 后来我与内子在准备整理出版《百年家书——习之堂藏传统家书精品百种》 , 过程中因涉著作权 , 需联系家书藏品的原作者或其后人 。 其中有几位是名人之后 , 比如陈寅恪先生的女公子陈美延教授、出版家张元济先生的嫡孙张人凤先生 , 他们所体现出的谦逊品质和严谨的态度 , 让人可感家风家教绝非空言也!
- 美丽家园@落叶课堂后,居然涌现那么多蓝媒“艺术家”
- 打击乐&戏曲、交响乐、打击乐、古琴 中山公园音乐堂10场演出欢度春节
- 董明珠|格力集团董明珠亲自认可的未来接班人!职场锦鲤现身腾讯课堂开讲
- 新课堂$天长市聚焦“双减”打造创意手工新课堂
- 援神契!“白虎穿堂,家败人亡”,白虎指的是什么许多人都不知道
- 过街楼@万佛堂有个过街楼,写着“誓永不分爨”,为何这观念在当代是错的
- 求职|面试官“还有要问的吗”,求职者“公司饭堂怎么样”,马上被排除
- 泗州戏#安徽凤阳:社科普及“非遗课堂”进社区
- 秦国玲#奎文区18所学校、幼儿园获批成立“孔子学堂”
- 老虎$“虎虎生威”,来晴川手作课堂制作布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