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奥·施特劳斯|列奥·施特劳斯:现代人掉进了柏拉图洞穴之下的洞穴

极少有一位哲学家像列奥·施特劳斯一样在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 , 还有一层神秘感 , 在被议论的同时 , 不断被误读 。
人们围绕施特劳斯发起过哲学抗议 , 认为他以一种自然法的传统教诲为伪装 , 隐秘地引入来自海德格尔和施米特的国家主义 。 更常见的哲学指控是 , 施特劳斯试图“传授某种包含危险的反民主情绪的隐秘教诲 , 他偏爱哲学精英的统治 , 以及他认为应该明智地使用宗教和其他‘高贵谎言’以控制民众” 。 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 , 一大堆文章声称 , 施特劳斯在身边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追随者 , 他们在里根、老布什执政时期 , 占据着美国许多政府机构的重要职位 。 这一指控在“9·11”事件后被推向高峰 。
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 , 施特劳斯被翻译引进到汉语学术界 , 也遭遇引进者、译者的曲解 。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 他都被认为是一个彻底批判、否定现代文明及其知识体系的人物 , 成为意识形态竞争的一种知识工具 。
《现代性及其不满》一书的中文版新书近日出版 , 下文经出版方授权节选自该书关于施特劳斯的部分 。 全书分为两部分 , 一为“现代性”的诞生 , 二为对“现代性”的批判、反思 。 施特劳斯自然被编入第二部分 。
列奥·施特劳斯|列奥·施特劳斯:现代人掉进了柏拉图洞穴之下的洞穴
本文图片

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 , 1899年9月20日—1973年10月18日) , 20世纪犹太裔德国哲学家 。
【列奥·施特劳斯|列奥·施特劳斯:现代人掉进了柏拉图洞穴之下的洞穴】施特劳斯见证并预见了现代文明存在的问题 , 认为其若要继续保持活力 , 免于毁灭 , 必须需要某些前现代的传统权威 。 对他的批评和误读在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此 。
施特劳斯理解的哲学并非一种建构性的或构造性的活动 , 而更多是一种怀疑性质的活动 , 也即哲学是“原初意义上的怀疑” , 知道自己不知道 , 或知道知识的局限 。 他追求的是整体性知识 , 不是为了得到具体的答案 , 而是追寻这个过程 。 理解了这一点才更可能理解施特劳斯对“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批判 , 这两者都是现代性知识的基础 , 在他看来 , 也恰是它们制造了一种人造的洞穴 , 是柏拉图自然洞穴之下的人造洞穴 。 在自然洞穴 , 人们看到的是投射到墙上的影子而非真实世界 。 而人造洞穴使人连自然洞穴也够不着 。 按照《现代性及其不满》一书的理解和辨析 , 施特劳斯对实证和历史的基本态度是反思而非否定 。
原文作者 | [美]史蒂文·史密斯
摘编 | 罗东
列奥·施特劳斯|列奥·施特劳斯:现代人掉进了柏拉图洞穴之下的洞穴
本文图片

《现代性及其不满》 , [美]史蒂文·史密斯 著 , 朱陈拓 译 ,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 2021年11月 。
哲学 , 一种事业
施特劳斯以其作为政治哲学研究者的身份而最为人所知 。 但是他对政治哲学的理解也并不能省却对哲学的通常解释 。
他解释道 , 哲学是对“普遍知识”的探求 , 或者说是对关于“整体”的知识的探求 。 他所谓的整体 , 指的并不是某种百科全书式的清单 , 一个关于所有存在事物的范畴;他指的是一种关于“事物本质”的知识 , 也就是由这样一类存在构成的基本范畴 , 对于这些存在我们能够提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 。 我们通过知道事物的本质或其所属的范畴来了解一个事物 。 哲学力求范畴性的知识 , 而非关于特殊事物的知识 。 关于这类范畴 , 施特劳斯所举的例子是关于上帝、人和世界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