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庄子的坐忘:如果老子是第一个悟道者,那他就是第一个修道者( 二 )


庄子@庄子的坐忘:如果老子是第一个悟道者,那他就是第一个修道者
文章插图

坐忘的意义
其实自从坐忘这个概念诞生以来,就没有一个人曾给出过完美的解释,因为实在是太过于抽象,到了唐代,有一个人根据这个坐忘理念,写下了一本书籍,在我看来,这本书籍的理念,算是对坐忘最好的解释,说实话,我也似懂非懂,所以只能根据理解给大家翻译一下,我们大体来看一下,在该书中讲:
人这一生,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之中最宝贵的就是大道,人如果悟了道,就像是鱼儿有了水一样,变得自在无比,但可惜的是,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将要干死的鱼,尚且希望能够得到一滴水来活命,但丧失大道的人,却根本不想了解什么才是道,每个人都重视道德名声,却又不干符合道德名声的行为,人们都喜欢华丽,都喜欢各种豪华的物质,鄙视朴素的生活、平淡的生活,但殊不知,世间的一切皆有代价,喜欢豪华,就要忍受平淡的生活,这里有些物极必反的意思,大概可以理解为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们总以为自己很聪明,但实际上却如同生活在梦中一样,迷乱不堪,该书的作者认为,生命的长短在于自己,长寿不是因为上天恩赐,相反也不是因为上天夺取,完全在于自己有没有得道,那什么才是坐忘呢?怎样才能让心情不再那么浮躁呢?作者写下了一套安心的方法。
庄子@庄子的坐忘:如果老子是第一个悟道者,那他就是第一个修道者
文章插图

第一步叫敬信,其实也就是坚信,因为作者也认为坐忘这个方法太过于抽象,所以难免会让人觉得并不存在,其中举例说,卞和给楚王献出和氏璧,却被楚王砍断了双脚,伍子胥的给吴王提出谏言,最后却被逼迫自杀,和氏璧不好吗?它光彩照人又价值连城,谏言不好吗?可以让国家更好的成长,楚王和吴王之所以如此糊涂,就是因为没有看到它的作用,有的时候,从事物的另一面来看,说不准可以看到一些出其不意的效果,第二步叫断缘,所谓断缘,即切断缘分,切断哪些为了名利而终日忙碌的缘分,利益是一个没有结果的词,天下人熙熙皆为名来,天下人攘攘皆为利往,抛弃世俗的事务,那么身体就不会劳累,做到清静无为,那么心神就会安宁,切断利益之后,就要收心,静下心来,收回心思,脱离世俗的环境,让自己达到一无所有的虚静状态,只是因为心神受到外界名利俗物的影响,所受的蒙蔽越来越深,以至于使心长期漂泊流浪,于是就与大道疏远了。现在如果能够清除心中的杂念,为大道开辟一条通路,这就叫作修道。
庄子@庄子的坐忘:如果老子是第一个悟道者,那他就是第一个修道者
文章插图

收心之后叫简事,人生在世,必须要做一些事情。事情的种类有千千万万,不会让某一个人独自承担。飞鸟在树林里做巢只需一根树枝,其它如芦苇丛一般茂密的林木都被它抛弃;走兽在黄河边也不过只能喝一肚子的水,其他滔滔洪水都被它毫不吝惜地舍弃。对外要善于观察万物,对内要善于了解自我,知道人生都有各自的定分,就不会去追求分内所没有的东西;知道有些事情是恰当的,就不会去从事不恰当的事情。从事不恰当的事情,就会伤害自己的智慧和精力;追求定分之外的东西,就会损害自己的形体和精神。自己的身体尚且不得安宁,又如何能够得道呢!因此修道的人,重要的是能够判断事情,知道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第五步叫做真观,所谓的“真观”,就是智士的先见之明,能人的善于观察,知道突然发生的祸福,明白行为带来的吉凶,能够在事情苗头出现之前就有所预见,并为之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求保护好自我,取得保全生命的良好效果,自始至终,一言一行都不会为自己带来遗患,其实可以将其理解为是自观,我们大多数人都有分清是非善恶的能力,但大多数人却做不到知行合一,虽然知道这么做不对,但出于一些其他的原因,但却仍要这么做,自观也就是让自己知晓,这个错误的做法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相信大多不得已的事也都是因为利益,说到底,还是看透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