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迷影就是生活的另一个元宇宙

年代|迷影就是生活的另一个元宇宙
文章图片

主题:我们还需要“迷影”吗?——《迷影》新书线上分享会
时间:2021年12月22日19:00
方式:《单读》微信视频号连线
嘉宾:蔡文晟 巴黎第十大学电影学博士 , 《迷影》中文译者
李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李奇 巴黎第三大学电影学博士
主办:武汉大学出版社·鹿书、单向空间
本文介绍“迷影”文化 。
“迷影”曾是一种属于法国的热情 , 影迷不仅为之阅片无数 , 更奉献身心——就看过的片子交流雄辩、撰写评论、谒见导演、创刊办报 , 甚至是主持电影俱乐部 。 据说 , 正是这股极其特殊的风气 , 让20世纪那些大师级导演在法国解放时期到1968年间的巴黎无不名重一时 。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 , 恰恰是所谓的迷影文化“造就了”希区柯克、霍克斯、罗西里尼、雷诺阿等多位电影艺术家 , 是影迷将他们拱进严肃作者和知识分子之列 , 从而跟阿拉贡、毕加索、约翰·凯奇等人一样 , 成为20世纪文化的创造者 。
就像当年巴赞给雷诺汽车工厂的工人放卓别林 , 讲一些他们能看得懂的电影 , 带他们看出那些电影的好 , 这种精神才是迷影文化的精髓——就是想要让人的灵魂不断地上升 , 让人可以借由看电影这个行为去变得更好 。 这个转化的过程 , 才是迷影文化的要义 。
“迷影”这个概念对于中国来说 , 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电影文化来说 , 也是存在的 。 迷影文化不仅年轻人需要 , 中年人更需要 , 它是连接中年人和年轻人、连接过去与现在、一个人的回忆跟一个人向前进的愿景的纽带 。
迷影文化的起源是哪里
李奇:据我所了解 , 李洋老师是第一个把la cinéphilie这个说法翻译成“迷影”的 , 一般字典里好像翻译成“影迷” 。 我觉得到目前为止大家对“迷影”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模糊 , 我大体总结了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觉得不以为然 , 认为是你炒作一个概念 。 通常持这种态度的是一些知识分子 , 甚至是电影学院的一些学者 , 而且大多是长我们一辈的人 。 他们经历过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段对西方文学与艺术如饥似渴的吸收过程 , 认为“我们早就很迷恋这些东西了 , 不需要你们再提出这样一个概念来界定我们” 。
第二种比较糊里糊涂 。 年轻的学生们觉得自己就是爱看电影 , 影迷嘛 , 这还不够吗?有区别吗?
第三种比较少见 , 但的确有 。 他们就是比较接近 , 甚至完全就是“迷影人” 。 他们就是书里 , 或者我们在西方看到的这个状况 , 但他们不自知 , 对这种界定没有清醒的认识 。 不过他们会判断 , “这就是我的同类人”“那些普通观众跟我是有区别的” 。
那么 , 蔡文晟你作为译者 , 觉得上述我说的这些情况区分到底在哪里?
蔡文晟:这有点像是我们这本书的封底所说的 , “迷影”最早是跟法国有关的一个传统 , 它来自法国17、18世纪左右 , 也就是旧制度时期的艺评传统 。 换言之 , 它牵涉的不仅是电影这个现象 , 还涉及到电影到底是不是艺术这个问题 , 还有其他跟批评有关的问题 。
我想 , 身为一个人 , 看到光影 , 看到电影明星 , 听到好听的音乐都会浮想联翩 , 但这里确实有一个脉络 , 它来自二战之后的法国 。 虽然跟迷影、影迷相关的一个词“ciné-club”(电影俱乐部)不是二战之后才出现的 , 它早在朗格卢瓦创办电影资料馆之前 , 也就是20世纪20年代前卫主义时期就存在了 , 那为什么安托万·德巴克要从1945年之后开始讲迷影文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