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迷影就是生活的另一个元宇宙( 五 )


在安托万·德巴克写给《迷影》中文版的序里 , 他提到真正的迷影精神应该是什么 , 就是每一部影片 , 或是每一个观影的当下 , 你都能寻找到把它嵌回历史脉络的契机 。 只有那一刻 , 才是电影之爱 。 讲到这里 , 我想再提一下巴赞 , 他有一个很伟大的“非纯电影”的概念 , 这是一个很前卫 , 很革新 , 很具有破坏性的概念 。 事实上 , 电影从来都有“裂解自身疆域”的潜能 , 它会不断地去吸纳其他的艺术 , 然后让自己“内爆” , 再把那些艺术丢出去 , 再吸进来 。 它像在自杀 , 但又重获新生 。
德巴克最新的一本书就叫《电影死了 , 电影万岁!》(Le cinéma est mort ,vive le cinéma!) 。 电影死了 , 但电影万岁 , 这是很奇怪的 。 电影在它的历史中是一个不断自杀、他杀的过程 , 但是就是有一些像我们这样甘愿为电影付出 , 这样观影如观己、看电影就是不断地进行修身的人 , 电影才有办法欣欣向荣 。 而且这种电影绝对不是原教旨主义的电影 , 它是巴赞的“非纯电影” , 它其实是不断地在扩张自己 , 同时也让我们不断地反思人是什么 , 什么是观影 , 什么是创作 。 这才是真正的迷影精神 。
年轻人更需要迷影文化
观众:哪个年龄层更需要迷影文化的启发?
李洋:我觉得年轻人更需要迷影文化 , 因为电影是一种更需要年轻人去支持的艺术 。 电影需要燃烧激情 , 去创作 , 去把这种艺术传播开来 。 但不是说中年人就不需要喜欢电影 , 而是中年人迷恋电影的方式会有所不同 。 中国互联网上一直都有一些年轻影迷在持续不断地为电影呼吁 , 比如为一些小众影片加油、转发电影节的节目单等 , 只不过不会有20世纪中期那么强大的影响 。
蔡文晟:我同意李洋老师的说法 , 另外我想补充一下 , 我觉得除了激情 , 还需要有人教他们怎么看电影 。 比如说德巴克在书的绪论里就提到了一个问题 , “观看是可以学的吗?”看电影虽然是一种修身之道 , 但还是需要有一个老师去教导他们 , 又或者是需要一个好的前辈当模范 , 比如书中提到的三个模范:
一个是安德烈·巴赞 , 教大家写影评 。 要知道 , 特吕弗那篇文章在巴赞的指导下修改了近两年 , 他教特吕弗把文章改得更圆融 , 避免导致舆论战 。 也就是说 , 需要一个有雅量、有智慧的长辈来教育后辈 。
第二个是朗格卢瓦 , 在恋物方面 , 他给大家示范了什么是一流的收集癖——这并不是一种纯线性化的收集 , 比方说我们知道 , 朗格卢瓦最经典的举措是策展 , 他的策展思维是不那么线性的 , 是创造一种蒙太奇的空间 , 而这 , 是点燃大家创造性火焰的前提 。
第三个是在实务层面的模范 , 也就是导演的问题 。 一个好的作者 , 可以让大家进行无穷无尽的诠释 , 这个人就是希区柯克 。
也就是说 , 年轻人需要好的影评人、好的策展人 , 以及好的导演给予引领 。 如果没有这种引领 , 这股热情要么会烧错地方 , 要么是没有好的机会登上历史舞台 。 比如特吕弗如果没有遇到巴赞 , 电影史可能就要改写 , 或者说巴赞若没有遇到特吕弗 , 历史可能也要改写 , 我们知道 , 巴赞很多部作品 , 都是由特吕弗张罗编纂的 。
这么来看的话 , 年轻人需要电影文化 , 老一辈又何尝不是呢?这里还有一个重点 , 很多人年轻时很爱电影 , 到了中年就觉得电影是我年轻时候的事情 , 最后竟然开始责骂下一代喜欢电影 。 我认为一个国家的文化素养很重要 , 迷影就是生活的另一个元宇宙 。 学习电影 , 某种程度上就是学习怎么样认识我们的生活 。 我们教电影的 , 其实就是教学生如何生活的老师 。 电影文化的传承对于一个国家的心灵的锤炼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所以说巴赞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 我觉得迷影文化不仅年轻人需要 , 中年人更需要 , 它是连接中年人和年轻人、连接过去与现在、一个人的回忆跟一个人向前进的愿景的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