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不是《爱情神话》,而是《爱情麻药》( 二 )

【上海|不是《爱情神话》,而是《爱情麻药》】老乌在意大利邂逅了索菲亚·罗兰 , 随后他与苏联女友分手 , 结束异国漂泊又重返上海 。 这个男人总说自己只是在编故事 , 他的一生和他1990年起免费居住的房屋也是一个迷 , 但我们不妨用编故事的思路来做一个脑洞 。 如果与象征着1990年代感伤与迷惘的《苏州河》做对比 , 那么《爱情神话》或许可理解为《苏州河》之后文艺青年怎么走的一个解答 。
上海|不是《爱情神话》,而是《爱情麻药》
文章图片

《苏州河》剧照 。
所不同的是 , 《苏州河》刻画了一个永远停留在1990年代(甚至他个人的精神是1980年代的结晶)的悲剧人物 , 《爱情神话》给出的则是岁月静好解法 。 当现实已成定局 , 追忆过去只能沦为虚无主义或时代旁落者的忧愁 , 另一批具有有闲阶级烙印的文艺青年 , 在中年之后走向了“世俗的慰藉”:有点钱 , 有点闲 , 又有点具体的生活实感 。
这种亦舒式的解法 , 虽会遭到嘲讽 , 却又是当宏大层面困境无法解决 , 个人治愈己身的无奈之举 。 所谓《爱情神话》 , 亦是人如何直面惨淡的精神处境 。 繁花似锦的金句交织 , 堆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生活 。
有评论指出 , 《爱情神话》过于失真 , 但至少在还原一座城市气质的角度来说 , 它已经做得比国内大部分同行要好 。 这本来是电影的基本功 , 但被急于挣钱的人淡忘了 。 有评论指出鞋匠喝咖啡、谈论哲学是很虚假的处理 , 真实的鞋匠怎会这样?可是 , 如果我们落实到具体分析的角度 , 在上海这样一座咖啡馆数量世界第一的城市(根据2021年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咖啡消费指数》) , 喝咖啡早就不是中产的标志 , 而是不分阶层、随处可见的 , 仅仅是淮海中路就有50多座咖啡馆 。 喝咖啡、谈论哲学 , 在上海的打工人群体里并不少见 , 此前在现实生活上演的“农民工读海德格尔” , 其实也在告诉我们对一个人的理解不该局限于符号化 , 鞋匠凭什么不能谈论哲学?农民工凭什么不能读海德格尔?对一个群体粗浅的印象 , 暴露出的是草率和傲慢 。
电影全程沪语也不能作为它失真的证据 , 这实际上是一个艺术化的处理 。 一种简单的现实主义观点 , 认为电影就应当完全照搬生活 , 否则便是失真 , 然而古往今来 , 没有一部电影能满足机械现实主义的要求 , 电影只要有叙事、剪辑的存在 , 它就必然不会是对现实的机械照搬 , 电影的目的也从来不是如史书般还原现实 , 而是穿透现实的表层 , 进入到精神真实、氛围真实 , 乃至对于生活本质的探寻 。 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充斥着粤语和手持摄影、普鲁斯特写的《追忆似水年华》流连于贵族生活和文人精神世界 , 我们能说它们展现了全部真实吗?它们所做的其实是对现实的艺术化处理 , 是竭力在时间之流中捕捉永恒的一瞬 。
因此 , 无论是从“全程沪语”的角度来批判《爱情神话》 , 还是从电影只表现有闲阶层的角度 , 都会落入一种套路式的批评范式 , 而无法展开对电影更精确的分析 , 这种话语 , 同样可以复制到对张爱玲、曹雪芹、王家卫、布努埃尔、普鲁斯特等人的批评 , 毕竟在1940年代 , 当张爱玲编剧的《太太万岁》上演时 , 它就曾遭到集体炮轰 , 可事后却证明了《太太万岁》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电影 。
对女性议题的呈现 , 不够立体
我们再来说说本片第二个被热议的点——女性议题 。 笔者在走出电影院时 , 最初认可于导演对女性人物的诠释 。 但是在这些天仔细思考后 , 如果我们仔细地梳理剧作 , 会发现《爱情神话》对女性议题的呈现是讨巧而简化的 。 它有小聪明、有小趣味 , 但对于女性议题的认识 , 导演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对于一位新人 , 严谨而善意的方式不在于一昧捧杀 , 而是具体地指出优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