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非刚需、不出圈,脉脉成不了下一个领英】来源 / pixabay
目前 , 领英中国砍掉社交功能的原因尚不明确 。 不过 , 过去多年来 , 领英中国始终是一个少数人群聚集的圈子 。 究其原因 , 资深猎头张智分析 , 因为领英中国本土化做得远远不够 。 “领英至今用的还是邮箱的联系方式 , 这种方式很低效 , 也不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 。 我最多的时候给50个人发了邮件 , 一条回复都没收到;而且 , 英文不太好的用户在领英上体验也不好 。 ”
在他看来 , 领英带着一种外企的高高在上 , 不愿意真正做本土化的贴合 , 很阳春白雪 , 让人有距离感 。
张智认为 , 领英放弃了中国最肥的市场 , 它覆盖的圈子甚至都不是北上广深的主流群体 。 他解释 , 社交中有强势人格 , 那群在平台上最自信最乐观的人 , 往往是社交的发起者 , 这种人一般在快速发展的行业 , 最典型的有互联网、房地产和前几年的在线教育行业 。
“经历过996、一夜暴富、裁员的人 , 自信、分享欲要比其他行业的人强 , 外企白领、公务员等群体 , 则相对谨慎 , 他们所在行业变化也不太大 。 ”张智指出 , 领英中国自认为覆盖的是中国社会的精英人群 , 但它连经济发展中的新兴贵族阶层都吸收不了 , 怎么出圈?
所以 , 领英这样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平台 , 却因为本土化不够 , 定位小众而逐渐黯淡了下去 。
关闭社交功能 , 彻底变成一个类招聘软件后的领英中国 , 将何去何从?行业内的共识是 , 领英中国元气大伤 , 未来很有可能就此淡出中国 。
至于招聘这门生意 , 张智指出:“招聘平台的逻辑很简单 , 就是一边通过投放广告 , 把简历拉到线上来 , 再把简历卖给需要招聘的人 , 赚的是信息流的差价 。 ”
他认为 , 领英中国如果真的要做招聘 , 就应该密集投放 , 通过营销吸引各种人 , 跟智联招聘、51job、猎聘、Boss直聘正面对决 , 但如果它还是延续现在佛系的路子 , 做招聘也很难 。
领英跌倒 , 脉脉吃饱?针对领英中国的调整 , 脉脉火速推出了“领英用户人脉补偿计划” , 为领英的用户朋友提供搬家特权礼券 。 搬家特权包括一个月会员、无限人脉搜索、人脉推荐等权益 , 声称帮助用户来脉脉重建人脉网络 。
成立于2013年的脉脉 , 其口号是基于“实名职业认证”和“人脉网络引擎” , 帮助职场人拓展人脉、交流合作、求职招聘 。 脉脉自称是1.1亿人都在用的职场社交平台 。
所谓的职场社交 , 大多数用户的感受是 , 在脉脉上建立自己的职业履历展示页 , 偶尔看看匿名爆料的大厂动态 , 经常能收到各种HR和猎头的好友请求 。 部分销售、媒体人员等用它来找人、建立人脉 , 猎头和HR则在上面疯狂寻找目标人群加好友 。
截至目前 , 脉脉共获得四轮融资 。 另外 , 早在2016年 , 其创始人林凡就宣布脉脉实现盈亏平衡 。 在2017年 , 他也曾宣布脉脉可能于2019年寻求在美国上市 , 但最终没能实现 。
脉脉常被拿来与领英做对比 。 2019年 , 领英的“赤兔”下线时 , 当时的领英中国区总裁沈博阳离职前直言 , “脉脉就是披着领英外衣的Secret(匿名社交) , 用Secret做运营 , 拉新做活跃 , 用领英讲资本的故事 。 ”
当时 , 林凡不同意这一说法 , 并回应称:“脉脉职言的每日访问用户数仅占脉脉APP日活的不到10% 。 ”林凡曾表示 , 脉脉主要的营收分为广告、会员费、招聘 , 三大块比例大概在40%、40%以及20% 。 招聘并不是脉脉的主要收入来源 。
- 深思子&读书需要悟,书法需要悟,悟出人生
- |野钓打窝乱象导致久钓没口,打破僵局仅需一招,上鱼效率明显提高
- 白羊座|脉脉潜行,林凡不惑
- 文化|英国创意与文化技能协会主席唐纳德·海斯洛普:艺术品市场需要在公共和私营领域之间创造更多平衡
- 年终奖|高校“录取规则”大变动,教育部已明确指示,考生需要提前知晓
- 哲学|不确定时代,我们需要哲学
- 毛笔@男子写巨型书法,百斤墨水一次挥霍完,一个印章还需要六人扛动
- 家人|越亲近的人,越需要你的尊重和耐心
- 林妹妹$“林姑娘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贾母为何如此疼爱林黛玉?
- 金庸#金庸笔下那些奇葩的武学,需要付出奇奇怪怪的代价才能够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