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如是我闻

人物|如是我闻
文章图片

□李怀宇
尽一切可能寻找真相
我以访问和研究知识人为志业 , 发愿遍访视野所及的名家 。 在新闻与历史之间奔波 , 在人与书之间探索 , 希望寻得一些知人论世的材料 。 如是我闻 , 化作文字 。 过眼的掌故烟云 , 会心的读书妙趣 , 日积月累而成长卷 。
在没有地图的旅行中 , 我仿佛游走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热的新闻世界 , 一个是冷的历史世界 。 平生爱读杂书 , 尤其以人物为重心 , 个中妙趣就是能和古今人物对话 。 职业生涯中 , 采访过种种人物 , 见识过种种现象 , 跋过山 , 涉过水 , 丢过脸 , 吃过苦 , 写过无数随风而去的文字 。 三十而立 , 略有所悟 , 便以知识人作为主线 , 从人物而见世界万象 , 从世界万象以鉴人物 。
新闻瞬息万变 , 幻象层出不穷 , 颇似《红楼梦》中所唱:“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 反认他乡是故乡 。 甚荒唐 ,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1959年 , 胡适演讲《新闻采访人员的修养》 , 引用明代吕坤的名言:“为人辩冤白谤 , 是第一天理 。 ”当一个新闻采访人员 , 要有这一种替人“辩冤白谤”的责任感 。 在变幻的世间 , 尽一切可能寻找真相 。 在不疑处有疑 , 给史家做材料 , 为事实找旁证 , 留下更多元的历史初稿 。 在我看来 , 新闻采访人员与历史学家同样担负着为人辩冤白谤的道义 。 最要紧的是敬业 。 如果能做到“造次必于是 , 颠沛必于是”的地步 , 更是仰不愧天 。
“人间送小温”的境界
变局之中 , 大到社会演变 , 小到个人生活 , 都由许多无法预见的偶然因素决定 。 人生有时是很无奈的 , 在时代的惊涛骇浪之中 , 人不过是一叶孤舟 。 悟得此念 , 便心生同情和理解 。 而人间常态是锦上添花者众 , 雪中送炭者寡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我越来越欣赏汪曾祺“人间送小温”的境界 。
写人实难 , 写名人更难 。 一个人一旦出名 , 自然有各路豪杰臧否 。 恭维有时未必得体 , 批评也不见得全出于公心 。 前辈有言:声名是误会的总和 。 而声名背后的苦乐 , 往往千人万人中 , 一人二人知 。 昔日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 , 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 , 不要理他 , 再待几年 , 你且看他 。 ”虽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 但看破放下 , 便坦然前行 。 从长远来看 , 历史的最后阶段是喜剧 。
重温汉魂唐魄的光荣与梦想 , 中国文明是开放、包容、宽厚的 。 张载“为天地立心 , 为生民立命 , 为往圣继绝学 , 为万世开太平”是儒者的气象 。 而黄宗羲以为天下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 。 诗书所熏陶的宽容气质与宏大气象 , 历经数千年风霜而绵绵不绝 。
从传统到现代的进程中 , 汉魂唐魄与欧风美雨交汇 , 自然形成思想新浪潮 。 中国的古老文明 , 蕴含合情、合理、合乎人性的文化因子 , 经过调整 , 可以和现代文明合流 。 在人文世界 , 一方面整理和融汇中国的旧学 , 一方面介绍和吸收西方的新知 , 正合朱熹所谓“旧学商量加邃密 , 新知培养转深沉” 。 而古老文明中富有人情味的一面 , 在中国文明的现代转型中尤为可贵 。
“彼世”与“此世”
在现实世界里 , 每一个常人有优点 , 也有缺点 。 人生中绝大多数时间不免在“功利境界”中挣扎 , 无法长驻于“天地境界”或“道德境界” 。 人性是大权在握或利益在手 , 便难以舍弃 , 权与利在现实世界常常无往不利 。 然而 , 人生中总是存在两者:一个是现实世界产生的事实 , 一个是超越世界产生的价值 。 正是因为人间有种种自私自利的行为 , 才会产生理想 , 用理想来批判现实 。 中国知识人通常以司马迁“究天人之际 , 通古今之变 , 成一家之言”为理想 。 天与人 , 往往分指超越世界与现实世界 , 或可谓“彼世”与“此世” 。 在人心里 , 此世难免煎熬 , 彼世长乐无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