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从美术馆出走”:做“社会雕塑”,为更多人服务

传统|“从美术馆出走”:做“社会雕塑”,为更多人服务
文章图片

《对于“参与式艺术”的两种回应》现场 本专题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传统|“从美术馆出走”:做“社会雕塑”,为更多人服务
文章图片

广州粤剧院的演员们在广美大学城美术馆演出
传统|“从美术馆出走”:做“社会雕塑”,为更多人服务
文章图片

坐落在从化乐明村的“源美术馆”
传统|“从美术馆出走”:做“社会雕塑”,为更多人服务
文章图片

西三歌队在第二届驻地艺术展开幕上与“歌王”对唱
□文/羊城晚报采访人员 朱绍杰 实习生 陈晓楠
【传统|“从美术馆出走”:做“社会雕塑”,为更多人服务】2022年1月4日 ,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新年首展《万言亦无声:生活的学术价值》开幕 。 这是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的第四个研究性展览项目 , 同期展出的还有《对于“参与式艺术”的两种回应》 , 以及《翻山越海:刘博智缅甸华人文化摄影展》 。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 , 该系列展览展程过半 , 其中很特别的是 , 还带来了以往国际展览中较少提及的“参与式艺术”的实践与成果 。
该系列展览策划人之一、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陈晓阳是国内“参与式艺术”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之一 。 近年来 , 她和她的同行在广东土地上进行了一系列“参与式艺术”实践 , 通过艺术家之眼 , 以人类学的方式 , 记录和留存华南大历史之下的小故事 。
艺术家的“在地实验”
多年前 , 陈晓阳从美院雕塑系毕业 。 留校任教多年后 , 她转向人类学领域攻读博士学位 。 跨学科经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 当时 , 她对美术馆里的艺术作品产生了一些困惑:一些观众满怀期待走进美术馆的白盒子空间 , 面对那些或当代或传统的艺术作品 , 表示看不懂 。 有的艺术脱离了情境 , 很难产生影响力 。
由此 , 陈晓阳在《中国雕塑》写了一篇文章 , 主张“从美术馆出走” 。 2008年 , 陈晓阳参与发起了“蓝田计划” 。 项目关注广州城中村和远郊乡村的传统民俗以及文化遗产 , 通过艺术家之眼 , 以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式 , 记录和留存华南大历史之下的小故事 。
后来 , “蓝田计划”团队的另一位发起人带她去看了沥滘村 。 在那个狭小、杂乱的城中村里 , 有十三间祠堂 , 令她印象深刻 。 他们带志愿者去做访谈和梳理 , 邀请村里的老人家绘制记忆地图 。 有一位老人讲到自己去周庄旅行时 , 眼见当地的小桥流水人家 , 念及风景旧曾谙:沥滘村原本也是这样的 , 可岭南水乡风情已不再 。
这让陈晓阳感到一种文化震撼 。 他们想把这种发现告诉更多的人 , 于是邀请艺术家 , 以展览的方式讲述村落的故事 。 村委会和宗族里的热心人热情地资助了这个展览计划 , 修整其中最残破的祠堂作为“展厅” 。
展览意外收获不错的社会反响 。 四座原本要被拆迁的明清祠堂 , 也因此得以保留下来 。 由此她更加相信 , 艺术的影响力不仅仅在美术馆 。 回到美院后 , 陈晓阳在雕塑系开设一门名为“在地实验”的课程 , 引导学生走入社会、直面现场 。 其第一个实践项目选在大学城附近的南亭村 , 试图记录下一个800多年历史的村子在十年间迅速城市化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