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从美术馆出走”:做“社会雕塑”,为更多人服务( 二 )


将休眠的文化唤醒
陈晓阳所在的雕塑系 , 可能是最早接受这种艺术转向的美院院系 。
德国当代艺术家博伊斯提出“社会雕塑” , 倡导艺术家主动走进社会 , 如同塑造石头、金属的外形一样去“塑造”身边的社会环境 。 自上世纪80年代 , 这种认识成为艺术界的一种思潮: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精英艺术 , 艺术同时也是面向大众的 , 可以为更多人服务 。
“从杜尚开始 , 艺术已经完成了审美的任务 , 它更应该负起启发智识、重建其连接难于用文字和语言描述的感觉世界的功能 。 ”陈晓阳说 , 随着“乡村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参与到许多乡村社区的社会实践中 , 但“我们不画墙 , 要做一些看不见的东西 , 关注文化冰山的水下部分” 。
从化北部的乐明村 , 村民不足千人 。 在这里 , 陈晓阳参与发起的“源美术馆”项目经过几年的实践后 , 却发现声音艺术比视觉艺术的传统更容易恢复 。 在传统山区村落 , 山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交媒介 , 它既是劳动与休闲互动的产物 , 也是纾解孤独、寻找对象的娱乐方式 。 这是山里人的艺术 。
2018年 , 源美术馆项目邀请艺术家组合“西三歌队”来到乐明 。 他们被乐明山歌吸引 , 上山来与已经封嗓二十多年的本地“歌王”彻夜倾谈 , 了解山歌的腔调及歌词中讲述的山村生活 , 听“歌王”“歌后”们讲述当年通过山歌谈情说爱、排解忧愁的情境 。
就此 , 乐队围绕村民的日常生活 , 重新创作了两首民谣《茶、酒、烟、蜜》和《条条水路》 。 而后驻地展开幕 , 在没有墙的山谷地坪上 , 中断了二十多年的乐明山歌 , 在西三歌队和村民的对唱中再次响起 。
艺术家离开后 , 唱山歌的传统却如一夜春风来 , 在山上复生 。 陈晓阳介绍 , 如今微信上建立起了不少的山歌群 , 那些在城市打工的男女 , 在群里对歌 , 借此交友:“更为重要的是 , 我们见证到所谓中断的传统可能并没有完全丧失活力 , 通过艺术创造合适的场域 , 还可以将这些休眠的文化唤醒 , 重新回到社区中 。 ”
广东是“参与式艺术”最活跃地区之一
近年来 , 陈晓阳重回“白盒子” , 担任广美美术馆副馆长 , 将多年“在外”的思路和实践带回美术馆 。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 , 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序列研究展带来了诸多发生在越南、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与地区的相关艺术实践 。
事实上 , 广东是当下“参与式艺术”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有官方艺术机构如广东美术馆 , 一直推动艺术进社区公教活动;也有民间艺术机构如时代美术馆 , 于2016年开始以“榕树头项目”召集艺术家与周边社区互动 , 等等 。
老旧社区的“微改造”也将目光投向艺术项目 。 针对位于广州历史街区的旧南海县、盐运西和越秀洪桥街等社区 , 政府和各界机构通过公共艺术建筑、空间改造、教育活动、驻地工作坊等途径去提升社区的文化价值 。
在网红打卡地东山口 , 与竹丝岗菜肉市场仅一墙之隔的扉美术馆 , 多年来持续推动艺术与社区的结合 。 从联手戴耘合作开展琶洲村“旧村改造×艺术拾遗”项目 , 再到宋冬策划的“无界艺术季”和徐坦的“农、林之路;竹、丝之岗” , 都关注艺术对社区、城市发展的激活作用 。 其中 , 《百家宴》《民众花园》等作品的参与度之高 , 使扉美术馆成为今日研究艺术介入社区的广州样本 。
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森认为 , “艺术介入社区”作为一种艺术主动与社会沟通对话的当代文化现象 , 在广州尤为明显:“究其根本 , 一方面是为了改善广州虽在一线城市之列、却长期被边缘化的本土艺术生态;另一方面 , 这也与广州社区营造的需求密不可分 , 艺术和文化是一种与城市建设硬件条件相补充的互动机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