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007系列电影六十年:被惊醒后,还能耽于梦境吗?( 二 )


文章图片
《天幕坠落》剧照
【电影|007系列电影六十年:被惊醒后,还能耽于梦境吗?】25部邦德电影,观众究竟记得了哪些东西?当然不会是每一部的剧情:和很多商业电影系列不同的是,007系列好像并没有形成一个有组织性的粉丝群体,真正看完25部电影并对情节人物如数家珍的粉丝基本难寻,粉丝群体内部常见的“x学”“lore研究”对邦德系列来说并不存在,007系列面向的基本就是听说过邦德大名的路人观众 。这很难怪罪粉丝们:作为前后情节基本无涉,没有延续性,角色不存在成长性的“单元剧”,每部007电影的具体剧情如何真的重要吗?不仅英美观众都很少看过全系列,从八九十年代才开始接触到007系列中国观众,在电视屏幕上甚至连邦德的“迭代”都体验不到,电视台基本是无视系列顺序随便乱放的,作为“单元剧”它们彼此独立,演员走马灯乱换,反正是“铁金刚占士邦”就行 。
况且,在弗莱明的原著小说被改编完毕后,007系列的剧情很早就处于“没有原著,编剧硬写”的阶段了,尤其到第三任邦德罗杰·摩尔时期,007系列的剧本写作流水线生产、重复性堪比罐头的问题已经开始危及系列存续了,可不仅演员、制片方不在乎,大多数观众也只是在乎这次007又去了哪里,找了什么样的新邦女郎,用了什么新的高科技武器——至少在丹尼尔·克雷格之前,没有人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在乎詹姆斯·邦德这个角色 。
这大概是个“反文学史”的颠覆性现象:观众为什么会如此热爱一个根本没什么人物塑造的“工具人”角色?问题的答案可能是——观众热爱的,恰好就是“詹姆斯·邦德”这个名字,这个符号,以及他背后所意味的一切 。邦德不是肖恩·康纳利,不是罗杰·摩尔,哪怕是乔治·拉赞贝也没什么问题,丹尼尔·克雷格一头金发长得像普京最终也能满堂彩,只要他叫做詹姆斯·邦德,他身后所有的符号运作能够成立,那么所有的存在就能成立:因为詹姆斯·邦德的符号化形象并非是黑发、苏格兰血统、海军出身、绅士风度这些弗莱明和康纳利一起创造的“初始人设”,而是:大英帝国、战无不胜、风度翩翩的特工,仅此而已 。
邦德是个筐,是个英国人,是个有绅士风度的冷战英雄,然后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
弗莱明原著本身角色塑造的孱弱(包括邦德的苏格兰血统,都是因为康纳利出演而临时修改的)和早期007电影毫无掩饰的商业B级片不考虑艺术的属性,赋予了邦德形象一个无比空泛,但因此发挥空间极大,无比自由的能指操演区域 。可是,这么空泛而不具体的人物形象,难道不会被细化的市场需求所击溃吗?然而仿佛天命所归似的,007正是大银幕上涌现的第一个英国特工,并从此以非凡的商业成功和资本运作垄断了“英国特工”形象的解释权——邦德既是“先来”的,又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最具有包容性,最有发挥空间的:事实证明,“有容乃大”的詹姆斯·邦德,让所有英国乃至美国的间谍电影长时间内都无路可走,直到丹尼尔·克雷格自己走出了细化的新路 。
一个产品占据先发优势,并且拥有垄断的权力:双层加持之下,“詹姆斯·邦德”与人们对英美阵营乃至整个“自由世界”阵营的特工英雄的印象直接画上了等号——当这个符号足够包容和宏大,就意味着他的自我生产和增殖能力是无限的,邦德就是英伦绅士、当代男性英雄的同义词,因此他可以肆无忌惮地摆脱文本的人设限制,纵情拥抱时代变迁:60年来六任邦德不追求延续性和“相像”,因时代审美流变而带来的不同,赋予观众的只有“新意”所带来的刺激 。各任邦德在西装穿搭、手表品味、座驾、饮酒选择、恋爱观念、度假地区乃至一切“男士”的生活方式和品味上,都成为时代的先驱和引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