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面创作到动画叙事 , 艺术家彭薇:或许我更像一个导演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中以水墨为材质进行创作的代表 , 彭薇凭借扎实的传统功底、中国水墨的表现手段和独特的私人目光 , 将古代艺术资源与当下连接 , 与世界文明遗产对话 , 寻求过去与现在间的平衡 。 她以独有的角度和方式试图消解东方和西方、传统和当代、公共性与私密性二元对立的观念 。
她的笔触 , 东西兼顾 , 风格鲜明 , 石头、长袍、绣鞋、女体 , 当代又传统 , 透着古韵 , 显露着一丝丝勃勃生机 。 在她的画中 , 常常以古代女子的形象 , 表现出当代女性的困境与遭遇 , 从最深处透着一股反叛和桀骜 。
文章图片
彭薇 , 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 , 其作品先后被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波斯顿美术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香港艺术博物馆、M+美术馆、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瑞士Sigg Collection、法国DSL Collection、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
不久前 , 彭薇将自己最新的创作《我们都需要故事》系列绘画与动画作品带到上海明珠美术馆 , 在“想象的相遇——《神曲》对话《山海经》”展上与艺术爱好者们相遇 。 《我们都需要故事》延续了彭薇对叙事的着迷 。 这个系列作品借鉴于敦煌壁画第61窟的图式 , 是使用多维度、多媒介叙事的新尝试 。
文章图片
彭薇调侃自己一直在和故事“打架” 。 2017年 , 她创作了《七个夜晚》 , 讲述了七个不同的院落空间在一个夜晚同时发生的不同故事 。 彭薇将这七个院落空间并置起来 , 故事在空间的并置部署中铺展 。 如果说《七个夜晚》系列是在讲述平行空间的故事 , 那么 , 《我们都需要故事》则是企图探求纵向空间和横向空间叠加的叙事方式 。
或许你很难想象 , 曾经 , 彭薇也对绘画里的故事情节不以为然 , 甚至至今都不喜欢回答“这件作品有什么故事”之类的问题 。 然而现在 , 对于“叙事”这件事 , 她几乎到了痴迷的状态 , 尤其是最近几年 , 她对“叙事”产生了不同的想法 , 在创作中愈发感受到“叙事”的重要性 , 由此 , 她给自己的新系列作品取名为《我们都需要故事》 , 直抒胸臆 。 “作品的名字源自于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里提到的一句话 , ‘人类都需要大故事 , 我们都需要大故事’ , 我想借由作品去讲那些很难讲清楚的事 , 从而体现人们复杂多变的感受 。 ”在彭薇看来 , 随着年龄的变化和时间的迁移 , 我们对于周围事物的看法 , 对精神层面的某些向往 , 都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 。
文章图片
在这个系列中 , 无论动画还是绘画 , 当艺术家一笔一画地编织 , 让故事和绘画融为一体时 , 种种的纠葛、信任、依赖、爱恨、别离、生老病死……一一呈现 , 那些令人失落、愤怒、难过或是愉快的事 , 古往今来 , 貌似相同 , 又那么不相同 。 彭薇通过讲述不同的故事 , 借用真实的或者想象的东西来构架绘画的内容 , 或许借用艺术或文学的虚构才能体会不明的真实 。
文章图片
作品由若干“塔”空间里层层递进的故事组成 , 进而衍生出更多的形式 。 比如小幅绘画和动画 , 它们既似“塔”的故事的延伸 , 又似高塔垒砌之后的分解与拆离 。 塔里面每一层都有递进的故事或者不递进的或者平行的故事 。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pantone|从“中国红”开始,解码千年传统色
- 反派@四本黑暗流小说,主角化身反派,横推四方,从头燃到尾
- 电话|杭州男子从殡仪馆打来电话:能不能写写我们的天才儿子
- 接纳!《论语》:改变命运,从学会接纳开始
- 小说$深爱沈从文的小说,细品他十句格言,文化底蕴深厚,凸显其人生观
- 反差&从一场生日宴的安排,看两个女强人的性格,反差真大
- 豪爵|主要通勤,周末跑烂路去钓鱼,从越野车看到了ADV,如何选?
- 书法|评展 | 失去灵魂的书写——从一场清代楹联展谈起
- 仪式感&忙年|从70后到00后,代代都有自己“专属”的春节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