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辛弃疾辨识度很高的一首词,融豪放婉约于一炉,结尾堪称千古名句( 二 )


典故@辛弃疾辨识度很高的一首词,融豪放婉约于一炉,结尾堪称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不管怎样,这样的春天一定是离不开一个愉悦惬意的心情,然而同样的春天,同样的美景,换一个惆怅满腹、心事重重的诗人,他眼里的春天也许就不一样了。
正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辛弃疾这首《摸鱼儿》,恰好也是写春的词,上片中的“怨”字,已经点出了词人的心境。那么他怨什么呢?
开篇几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说如今已是暮春天气,禁不起再有几番风雨的袭击,春便要真的去了。这显然不是单纯地谈春光的流逝,而是另有所指的。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大意是说:爱惜春天我常怕花开得过早,何况此时已落红无数。这两句揭示词人惜春的心理活动:由于怕春去花落,他甚至于害怕春天的花开得太早,因为开得早也就谢得早,这是对惜春心理的深入一层的描写。
典故@辛弃疾辨识度很高的一首词,融豪放婉约于一炉,结尾堪称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面对雨打落红的哀景,辛弃疾竭力地挽留春天,他不愿看着春光在风雨中消逝。于是他要挽留,他向往着远方还有无尽的芳草可以继续它们的美梦,只是无论他怎样挽留,春天还给他的只是沉默。
可是,花并没有因为?词人?的担忧与挽留而晚开,也没有因为他的怜惜而迟落。面对满地落花,词人伤感至极,情不自禁地追赶上春天并深情地对她说,你暂且停下匆忙离去的脚步,连天芳草已遮蔽了你的归路,你还要到哪儿去呢?
由于词人担心春天的脚步过于匆匆,所以他对春天招手示意,他多么希望春天的脚步能停留下来啊,不管词人怎样真情地呼唤,春天始终没有态度,始终默默不语,依旧悄悄地溜走了。
典故@辛弃疾辨识度很高的一首词,融豪放婉约于一炉,结尾堪称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细品词意,不难看出,词中的春天被词人赋予了人格,词人笔下的春天俨然是一位惹人爱怜的女子,词人对春天真是缠绵无尽:又是惜春,又是留春,又是怨春。
词人一直挂念着、揪心春姑娘的的安危,风雨的抽打好像打在自己的身上。词人对春天的眷恋、留恋,怜爱不已。可是春天仍然匆匆地离开,也不顾及别人对它的珍爱。那样揪心怜爱的何止是这一个春天呢。
词人一直担心着,怕春花开早,就是怕春天也走得早。可是现在落英满地,一片狼藉,多么悲凄的场面!春天那么无情,说去就去。情急之下,词人以温婉感人的口吻劝春天留下来。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这三句承接上文而来,对于词人的追问与表白,春天没有予以任何回答。屋檐上的蜘蛛网整天不停地沾惹着漫天飞舞的柳絮,春天走得更加遥远了。
典故@辛弃疾辨识度很高的一首词,融豪放婉约于一炉,结尾堪称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词人想不到挽留春天的好办法,倒是那檐下的蜘蛛,勤勤恳恳地,一天到晚不停地抽丝结网,去留住那象征暮春景象的杨柳飞花。在词人眼中,蜘蛛以它自己的方式挽留春天,其情可悯。
对于爱春、惜春的词人而言,春天太过短暂,风雨一停歇,春天怕是就要结束了。因为惜春,他担心花早早就开了,因为开得早就会落得早,词人心思细密,对春天爱得深沉。这三句将词人无法挽留春天的无可奈何的纠结与怅惘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很少有人写春愁能宕开一怨到底的哀怨与伤感,但辛弃疾却酝酿了一种新的音乐复调,这里有低眉处的怨怼,也有仰望苍天的呐喊,还有绝望背后的坚持。经常听人们说“纠结”二字,其实纠结也是人生的一种况味,它不是单纯的悲,也不是单纯的喜,它应该是人生久经历练后的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