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辛弃疾辨识度很高的一首词,融豪放婉约于一炉,结尾堪称千古名句( 四 )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这三句大意是说:闲愁折磨人最苦。不要去登楼凭栏眺望,一轮就要沉落的夕阳正在那,令人断肠的烟柳迷蒙之处。
词人将悲伤的心绪寄寓在苍凉的晚景中,以景作结,词尽而情不尽。“烟柳”,这一迷蒙的意象在此处可以理解为词人迷茫的心情,“斜阳”,这一黯然的意象可以理解为词人逐渐消沉的心绪。
典故@辛弃疾辨识度很高的一首词,融豪放婉约于一炉,结尾堪称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下片结尾几句,词人一笔荡开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又回到写景上来。“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二句,以景语作结,含有不尽的韵味。
古典文学作品中,尤其是诗词中,人们是很重视结尾的,因为一个好的结尾常能创设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给人一种非同寻常的美感享受。
“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结尾方式是诗词创作中的一种有持久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为诗人表达感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场域,也为赏析诗歌的读者营造了探寻诗境的艺术空间。
典故@辛弃疾辨识度很高的一首词,融豪放婉约于一炉,结尾堪称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辛弃疾在这首词中选择了“以景结情”“融情于景”的收尾方式,融情于景就是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它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以景结情的结尾形式一般侧重于情感的回味咏叹,而这里的不是通过写景、描状传达出来的曲折心迹,更侧重于情感的点染深化,是多种复杂情绪的交织萦回,真正是一腔情怀,无处诉说,百感交集,欲说还休。
这样的写法,通篇字面上看是写景,实则写情,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做的好处是形象含蓄、耐人咀嚼:景因情的渲染而更鲜明,情因景的衬托而更显豁达,情与景的完美交融让作品极具感染力,词人的无可奈何之痛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典故@辛弃疾辨识度很高的一首词,融豪放婉约于一炉,结尾堪称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下片中,词人运用陈皇后、玉环、飞燕等历史典故,叙述词人的人生际遇,抒发词人无可奈何的不得志之痛。通览全词,词作上片之无可奈何的惜春之情,在下片深化为无可奈何的不得志之痛。
这首《摸鱼儿》之所以成为宋词中的经典,更深层的原因就是词作显现了辛弃疾这位伟大的爱国词人的傲岸人格。他的仕途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可以说是在风雨的颠簸中艰难前行的,他屡遭猜忌和排挤,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满腔热血却饱受冷落,于是只能将雄豪的情感寄托在深切的婉约中。
典故@辛弃疾辨识度很高的一首词,融豪放婉约于一炉,结尾堪称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从金戈铁马到《美芹十论》,从辗转羁旅到闲居带湖,辛弃疾的人生是多样的个性重合:有豪放慷慨与深婉迂回,也有清丽脱俗与沉郁顿挫。辛弃疾的词作是多彩的,多样的人生与多彩的词作勾连起来才组成了英雄词人辛弃疾个性鲜明、可歌可泣的一生。
单就这首《摸鱼儿》来说,词中笔势飞舞,沉郁顿挫,寓豪放于婉约之内,寄博大于精微之中。细读这篇名作,感受词人的赤子之心与家国情怀,领略作品独特的美学风格,发掘其荡气回肠、独绝古今的奥秘。
典故@辛弃疾辨识度很高的一首词,融豪放婉约于一炉,结尾堪称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我们很容易被词作蕴含的深情打动,因为没有一种文体,可以把人类幽微的情感表达得如此精致而婉转,能够把那些莫名的情绪描述得这般贴切而动人,辛弃疾的这首《摸鱼儿》可以说是这类文体中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