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辛弃疾辨识度很高的一首词,融豪放婉约于一炉,结尾堪称千古名句( 三 )
文章插图
可是春天依旧步履不停,词人再怎样缠绵多情,春天也不理,甚至连一句回应的话都没有。落寞之中,词人看到屋檐上的蜘蛛在网上殷勤地玩着春天遗留下来的落絮。春天的影子似被留住了一些,睹物思春更让词人惆怅不已。
词人惜春、挽春、怨春,那么珍惜怜爱春天,可是春天仍然如期而归,但他并不怨恨春天的离去。春天对词人来说是多么珍贵!春天是词人的至爱。为了春天,词人可谓缠绵悱恻,百般煎熬。
为什么词人那么珍惜春天呢?她如此揪心的,其实还是自己白白流逝的美好青春。对春天的珍惜留恋也就是对自己华年的珍惜怜爱。
文章插图
上?片?中,词人依次写了惜春、留春、怨春这三个方面,层次井然有序,抒发词人无可奈何的惜春之情。如果联系词的下片和时代背景,我们就会发现词人的惜春即是对人生的感伤。
回首辛弃疾的一生,他从二十一岁回归南宋,到二十六岁倾心尽力上书《美芹十论》,纵论国事,到四十岁时却不得不选择远离仕途,过起了数十年如一日?的?闲居生活。这样的一生,是被误解的一生,也是被耽误的一生,所以辛弃疾不得不扼腕长叹。
文章插图
只是这样刚毅坚持的辛弃疾为何不慷慨陈词,面对着故交好友一吐心中的不满呢?在词中,我们看不到犀利的针锋相对,也读不到壮怀激烈?的?直抒胸臆,词人反倒是用了很多女性的故事来做了一番柔肠寸断的倾诉。
过片承上启下,全词意脉相连。“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词人巧妙地借用了“金屋藏娇”主人公阿娇的典故:阿娇盼望重新得到信任,约定了佳期却一再延误,都只因太美丽有人嫉妒。纵然用千金买了司马相如的名赋,这一份脉脉深情又向谁去倾诉?
“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这三句进一步用上面的典故,写自己的才华无法施展,自己的处境和际遇也无法诉说、无处诉说。词人借用典故无非是为了表明自己满怀的希冀在不断期盼中又不断化为泡影。问句的设置,让词作在无形中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文章插图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在极度的伤感中,词人言不由衷地说道:不要太得意了吧,你们还能得意多久呢?曾经被无限宠爱的杨玉环、赵飞燕都早已化作尘土,你们又有什么好得意的呢?这一词句以其蕴含深刻的哲理而成为千古名句。
运用典故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这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能正确把控典故的含义,也会给整个作品的鉴赏带来一头雾水的感觉。
就拿辛弃疾来说吧,他既是有名的词人、文学家,又是为官一任的士大夫,他的作品中往往包含着双重身份的叠加,这就注定了他的作品往往具有包容性与兼容性,具体来说就是要懂得在模糊与清晰、谨慎与真诚之间掌握尺度。
文章插图
也就是说,辛弃疾之所以运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他就是要在直抒胸臆与含蓄委婉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或者表现出一种更高层次的艺术性。直抒胸臆、慷慨激昂的批判,尽管勇气可嘉,但委婉含蓄、隐微曲折的讽喻更有发人深省的穿透力。
- 赏析@“石尤风”典故及诗词赏析
- 焦釜&为表达“我好穷”,苏轼辛弃疾都写过大作,前者实惨,后者太调皮
- 中国文化&你可知道有关于诗鬼李贺“锦囊贮诗”的典故吗!
- 马如飞#一首词里写下9个“愁”,能让苏轼笑哭,远不及辛弃疾的一句吐槽
- 宋宁宗#大宋“莽夫”辛弃疾,活着不能征服敌人,死后就征服敌人的后代
- 辛弃疾#这首千古名词, 最后两句无人不知, 写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 辛弃疾#此人写过一篇经典诗词流传至今,他写文章说皇帝是软蛋,他是谁
- 小景!沈周 |“卧游”的典故
- 鸣蝉&辛弃疾一首《西江月》,写出了乡村夏日夜晚景象,农村孩子都见过
- 残疾人|职场中,决定地位的“硬核指标”,与领导叫板的“筹码”你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