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梁思成逝世50周年,梁再冰回忆“我的父亲母亲”( 二 )


此时的林徽因,还不知道战争开始后,自己和丈夫的事业、家庭以及身体将经历怎样的磨难与摧残,但她认真地告诉年仅8岁的女儿,“我觉得现在我们做中国人应该要顶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顶有决心才好……”
不久之后,林徽因和梁思成便抛下北平相对安逸的生活,带着年幼的女儿梁再冰、儿子梁从诫以及林徽因的母亲,一起踏上南渡之路 。他们先从北平到长沙,停留两个月后,再前往昆明,后又迁往李庄 。一路上,他们经历了贫病交加,甚至死亡的阴影笼罩 。
古建筑|梁思成逝世50周年,梁再冰回忆“我的父亲母亲”
文章图片
梁家与朋友在昆明的合影 。
1938年1月,到达昆明后,旅途的劳累加上当地的潮气,使梁思成得了严重的关节炎,脊椎毛病也恶化了,不能在床上平躺,只能日夜半坐在一张帆布软椅上 。在这期间,有美国的大学和博物馆写信邀请他到美国访问讲学,但是,“父亲不愿在这民族危急存亡的关头离开自己的国家,哪怕是暂时的……”梁再冰在梁思成诞辰85周年的纪念文章里写道 。1939年秋,大病初愈的梁思成,便和刘敦桢带队赴川西开始新一轮田野调查 。
古建筑|梁思成逝世50周年,梁再冰回忆“我的父亲母亲”
文章图片
1940年冬,林徽因卧病李庄 。
抗战胜利后,梁从诫有一天与林徽因谈起1944年日军攻占贵州独山的危局,梁从诫问林徽因,如果日本人真打进了四川,打算怎么办?林徽因若有所思:“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嘛,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梁从诫急了:“我一个人在重庆上学,那你们就不管我啦?”林徽因握着儿子的手,仿佛道歉似的小声说:“真要到了那一步,恐怕就顾不上你了!”这份平淡语气中蕴含的凛然之气,让梁从诫的泪水夺眶而出 。
古建筑|梁思成逝世50周年,梁再冰回忆“我的父亲母亲”
文章图片
1935年,梁思成、林徽因与费慰梅合影 。
“走上一条非凡的建筑人生之路”
古建筑|梁思成逝世50周年,梁再冰回忆“我的父亲母亲”
文章图片
留学美国期间,林徽因(前左)、梁思成(前右)和朋友在一起 。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时,有教授问梁思成,你们中国有建筑史方面的著作或研究吗?这让梁思成意识到中国建筑研究的空白 。大二那年,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寄来的古代建筑术书《营造法式》 。梁思成又惊喜又苦恼,惊喜于早在12世纪初,中国就有这样完备的一部建筑术书 。苦恼的是这部著作对当时的他来说,如天书一般无法看懂 。
“从那时起,破解这本天书成为爹爹的梦想和追求,引领他走上一条充满荆棘却精彩非凡的建筑人生之路……爹爹由此萌生了研究中国建筑史的强烈愿望 。”梁再冰介绍 。
从此,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人生与中国建筑再也没有分开 。1928年夏,他们留学归国,秋天便赴沈阳,创办了东北大学建筑系 。1931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回到北平,加入中国营造学社 。当时,日本已经侵占东北,华北也笼罩在战争阴影中 。根据历史经验,每一次战争,古建筑都要遭殃,营造学社因此加紧了考察,他们希望,如果将来这些古建筑不幸被毁,至少能留下一些资料 。
古建筑|梁思成逝世50周年,梁再冰回忆“我的父亲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