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兄长被害,证据确凿,武松为什么不报官、上诉,却要自行解决?

当武松查清哥哥被害真相、也掌握了证据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报官。但是当知县驳回他的诉状,他并没有进一步上诉,转头就策划动用私刑、武力解决了。
武松是个精细人。他去向知县告状时,就带着“两块酥黑骨头、十两银子、一张纸”,纸上写的是“年月日时,并送丧人的姓名”,就是何九的“口词”了。证据$兄长被害,证据确凿,武松为什么不报官、上诉,却要自行解决?
文章插图

这些证据,即使不能算是严密无漏,至少也是有迹可循。所以知县前面说:“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如今只凭这两个言语,便问他杀人公事,莫非忒偏向么?”,但见到了这些证物,也就答应下来:“你且起来,待我从长商议,可行时,便与你拿问”,等于是接受了诉状。证据$兄长被害,证据确凿,武松为什么不报官、上诉,却要自行解决?
文章插图

到了第二天,知县的口风又变了:“你休听外人挑拨你和西门庆做对头(可笑!何九叔和郓哥是“外人”,难道西门庆是“自己人”?)。这件事不明白 ,难以对理。”——昨天呈上三件证物的时候,你怎么不说“不明白,难以对理”?三件证物没有变化,昨天就是“从长商议”,今天就变成了“不明白,难以对理”,要说其中没有猫腻,你会相信吗?证据$兄长被害,证据确凿,武松为什么不报官、上诉,却要自行解决?
文章插图

还有一个细节,如果看影视剧,可能发现不了,只有读书细的人才会注意到。武松告状,说的是“小人亲兄武大,被西门庆与嫂通奸,下毒药谋杀性命”,用现在的话说,西门庆与潘金莲并列为被告。而在知县的回答里:“你休听外人挑拨你和西门庆做对头”,单提西门庆,为什么?证据$兄长被害,证据确凿,武松为什么不报官、上诉,却要自行解决?
文章插图

当然是因为知县的注意力,只放在了西门庆身上。至于潘金莲与武松是否闹家庭矛盾、叔嫂不和,他才不管呢。
那么,知县为什么关心西门庆?“当日西门庆得知,却使心腹人来县里许官吏银两”,虽然武松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但也就可想而知了。
证据$兄长被害,证据确凿,武松为什么不报官、上诉,却要自行解决?
文章插图

要说这个知县,并不是完全站在西门庆的立场、与武松不共戴天的,他与后文的张都监处心积虑谋害武松不同。甚至,这个知县在武松杀死西门庆之后,还“念武松是个义气烈汉,又想他上京去了这一遭,一心要周全他”,改轻了他的罪名。证据$兄长被害,证据确凿,武松为什么不报官、上诉,却要自行解决?
文章插图

反过来说,知县对武松也有“知遇之恩”,把他从一个有前科(打伤“本处机密”、逃亡在外一年多)的浪荡子,提拔为本县都头,武松未尝不感念在心。证据$兄长被害,证据确凿,武松为什么不报官、上诉,却要自行解决?
文章插图

知县对武松,武松对知县,都有一定程度的亲近感,至少不是“路人甲和路人乙”的疏远陌生。
但是,在这样的亲近感之下,知县仍旧贪图西门庆的贿赂,不肯替武松主持公道。财帛动人心、官场黑暗、钱权交易,已经跃然纸上。证据$兄长被害,证据确凿,武松为什么不报官、上诉,却要自行解决?
文章插图

武松一定想到了:就算他继承上诉、越级上告,告到他并不熟悉的高级官员那里,他能讨回公道吗?
武松是一个行动力很强的人。他不会像林冲一样,常常被幻想蒙弊了双眼,看不清世道黑暗。当第一次告状被驳回以后,他就不再寄希望于黑暗的官场,转而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去讨回公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