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傅山、王铎狂草艺术本体语言之比较( 三 )


本文图片

清 傅山 临李邕《三数日晴帖》纸本 163.5×48cm
王铎在其狂草结字体势上 , 主要有两点创新:一是结构上的疏密并置、正奇对比 , 字势上欹侧感很强 , 有人做过研究他的行书最大倾角是二十五度 , 而草书达到了六十五度 , 因此 , 其欹势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的草书作品;二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二重轴线连接 。 当我们的感觉顺着轴线下行时 , 轴线忽然在某一字中断 , 可是当我们在下一字中找到新的轴线时 , 却发现它与这个字衔接完好 , 不过它利用的是另一条潜在的轴线 。 这“潜在的轴线”致使上下字轴线断裂得以修复 , 在取得字间联系的顿挫、错落的效果的同时 , 又能驱使轴线流畅地过渡 。
四、傅山、王铎狂草艺术墨法比较
书法艺术发展到明末清初 , 书法艺术作为一门艺术门类其独立性越来越强 , 已经成为书家个性张扬的一个载体 , 用墨也不再仅仅依附于用笔 , 而是作为书法作品形式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存在 , 成为书家生命节律的一个折射反映 , 具有了独立的美学价值 。 更重要的是 , 书家对墨色的追求也渐趋主动和自觉 , 并将其纳入到章法的形式构成中来 , 这时的墨法 , 不仅要服务于用笔 , 更要服务于整体的章法 , 为了整体章法的丰富、和谐、统一而对其进行有意识的控制 。 在明代以前 , 对于墨法规定了过多的条条框框 , 而事实上 , 艺术是没有对错的 , 只有美与不美之分 , 只要是美的 , 那就是对的 , 倘若艺术到了“只能这样 , 不能那样”的时候 , 那就不能再称作艺术了 。 明代以后的墨法打破了前代的陈规 , 成了章法构成和增加作品艺术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 晚明的徐渭、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人的用墨都大胆突变 , 涨墨、渴笔的交替任情挥洒 , 天趣横生 。
傅青主|傅山、王铎狂草艺术本体语言之比较
本文图片

清 王铎《〈城外园亭八首〉之五》纸本 329×51.3cm 1634年
书法批评家梅墨生曾说过“在用墨上 , 王铎草书表现出对传统用墨总结性继承和出类拔萃的创造才华 。 成片的涨墨 , 大片的枯墨的强烈对比喻示了他雄奇、豪肆的个性 。 在某些作品中 , 淋漓流动的涨墨与只剩色调的渴墨 , 似乎也在喻示着他已把书法用墨对比发挥到了极致 。 ”
“涨墨”是指墨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 。 王铎以润笔或者掺水的墨对点画有意进行渗晕;或使线条之间互相合并;或使笔触与渗晕交叉以丰富层次 , 使墨色的变化强烈 , 显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笔墨趣味 , 从而促进了以后对焦、润、枯、湿诸般墨色技巧的探索研究与应用 。 “涨墨”又使局部的点线溶于一处 , 形成块面体积 。 增加线条运动中的律动感 , 仿佛是重鼓重锤 , 铿锵有力 。 仔细品味 , 王铎的“涨墨”还在于他的虚灵透彻 , 绝不是死墨堆积 。 此法应是王铎取法于画 , 将绘画的晕染技术引入书法的结果 。 王铎草书中墨的浓、淡、干、湿、焦 , 在其草书中用得恰到好处 , 变化无穷 , 再结合用笔的疾、缓 , 其作品就具有了极强的运动感 。 就像一首激动人心的一首交响曲 。 王铎的涨墨之法 , 拓展了传统书法的用墨空间 , 提升了墨的情绪化表现 , 给予人们一种很强的视觉冲激力 。
王铎的涨墨法也不时的在傅山的书稿中显露 , 可以想象 , 居于当时晚明变革书风潮流中的书法家们 ,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自觉不自觉的受其左右书家影响的 。 在墨法方面傅山没有王铎那样对历史的贡献 。
傅青主|傅山、王铎狂草艺术本体语言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