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516","r":"f76adc0f1bbeb4ee","rawurl":"http://zm.news.so.com/c56bdbab01ac2ee8c5d1d26ed9ab73f8","recalltag":"__0__1987","recalltype":"channel","refer":"","requestid":"61db85bb1284198a6004d68f7fe6cfc0:9f7c8aca( 七 )


宣纸,有没有可能是“宣德纸”的简称?也有这种可能性。有人以为,朱瞻基庙号为“宣宗”,本身就带有一个“宣”字,若是将“宣德纸”简称为“宣纸”,再正常不过。况且,唐宋之时的宣州(城)郡,至明朝时,已改称为宁国府。若以“宣纸”来称谓本地生产的纸张,似乎不太吻合。这种看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也可称为一家之言吧。
a8516","r":"f76adc0f1bbeb4ee","rawurl":"http://zm.news.so.com/c56bdbab01ac2ee8c5d1d26ed9ab73f8","recalltag":"__0__1987","recalltype":"channel","refer":"","requestid":"61db85bb1284198a6004d68f7fe6cfc0:9f7c8aca
文章插图
【当今宣纸制作场景】
不管怎么说,明朝末年,产自皖南的“宣纸”已名震遐迩了。自明董其昌创南宗画派之后,后来的诸画家均以纸为画底。宣纸为什么后来居上?除了宣纸质量上的优势之外,还跟宣纸所在地皖南的经商风气有关系。明朝中后期的皖南,外出做生意的人很多,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的商人,不仅在东南一带赚得了大批财富,还自觉地将家乡的文化产品在各大城市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大力推广,各种各样的宣纸店、文房四宝店如雨后春笋般遍布。据北京泾县会馆录载,清代前中期就有不少宣纸厂家在北京开设纸号, 仅嘉庆十一年(1806)北京泾县会馆《捐修义园文》载义捐纸号就有六吉号、永聚号、义合号等12家。
中国画到了明清之时,潮流和风格已由唐宋时的以工笔为主,转向了以水墨为主的写意画。加上临书题字、金石篆刻之风盛行,适合水墨洇染、适合金石篆刻的宣纸供不应求。
宣纸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是清代的康、雍、乾年间。乾隆扩大了其祖父康熙皇帝在北京宫廷的纸坊,下令征召各地名匠充实宫廷造纸。除制作供内府日常文书办公用的纸外,风雅好古的乾隆皇帝还让名匠们以古法研制历代名纸,澄心堂纸便是其中之一。当时宫中储有少量藏品,乾隆视为珍宝,指派官员督造仿制,要求各项指标不能与原样有异。经反复试制,终于造出光滑匀净、细密如玉的“乾隆年仿澄心堂纸”。由于宣纸兴盛,皖南纸坊遍布,仅泾县一地就拥有纸坊40余家,纸槽156帘,除“白鹿”“鸡球”等老品牌外,还有了六吉纸、六吉单宣、六吉双宣、夹宣、虎皮笺、煮捶笺、玉版宣、罗纹纸等20余种,在质量和品种上都有很大提高和拓展。除泾县外,太平、宁国、歙县、黟县、休宁、池州等地都是书画用纸的著名产地。清嘉庆年间修订的《泾县志》上说:“纸(有)金榜、路王(路皇)、白鹿、画心(亦名澄心堂)、罗纹、卷帘、连四、公单、学书、伞纸,皆皮为之。”民国《宣城县志》卷六记载:“纸在宣(城)、宁(国)、泾(县)、太(平),皆能制造,故名宣纸,以檀树皮为之。”
宣纸,就是这样一路走来。起初云里雾里,只是到了后来,脉络才慢慢变得清晰。从总体上说,宣纸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唐代宣州地区生产的高级纸张,即地名概念上的“宣纸”;宋元之时,皖南出现了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高级书画纸,只是此时“宣纸”的特定概念尚不明确;明朝中期之后,宣城(宁国府)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生产出的书画纸名声大噪,慢慢有了“宣纸”的特定概念。第三个阶段,“宣纸”渐渐有了专属的定义,固定为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料的高级书画纸概念。这个专用称谓一直延续至今。
至于宣纸登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应该是因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奖。1911年,泾县曹义发“鸿记”宣纸在南洋劝业会上获“超等文凭奖”;1915年,泾县“桃记”宣纸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如此声誉,让宣纸登临绝顶,成为书画纸中的翘楚,也拉开了与其他书画纸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