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樱|来吧,无限可能的非虚构( 五 )


当然我也有额外的好奇 , 比如像议题驱动的东西 , 会有一个风险就是过了五年以后议题就变了 , 大家不知道这个议题了 。 所以我也抛出来和你们探讨 , 就是从非虚构元素来说 , 它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我听到一种说法说最核心的是人物 , 因为人物的人性是变化很少的 。
非虚构的核心是人物命运
最经典的问题是“为什么”
杨樱:我也想说核心就是人的命运 。 人这个东西不管在什么时候 , 你看雨果也是一样的 , 你看莎士比亚也是一样的 , 就是他们的东西真的变化很小 。 你会发现不管时间怎么改变 , 他在不同时候看似很相似的选择当中总是选择最糟的那个 , 这种戏剧化在很多东西里面再出现的时候就是一样的 。 我也喜欢一句话 , 不管你是小说也好 , 非虚构也好 , 一个最经典的问题就是“为什么” , 为什么会这样?不管你问一个厂矿为什么会衰败 , 还是问一个医生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人人最尊敬的人 , 还是问个体户为什么没有发财 , 还是问一个国家四十年来为什么会有这么剧烈的变化 。 我觉得这个“为什么”非常地普世 。
很多人会说你们这本书有意思是因为说东北 , 我觉得地域性有的时候是被扩大了的 。 其实很多文学作品是致力于把它普世性的那一面挖出来 。 你刨掉故事最特殊的那一面 , 你会看到它底下作为底色的人性是很相似的 。 我觉得读者如果能够看到那个底色的话 , 他对这本书就会产生认同 。
何雨珈:杨樱一直在提有的时候做一个选题 , 你要想这个选题值得不值得一直挖下去 。 我觉得理论上是 , 每个人的故事都值得记录 。
我看那些非虚构作品 , 包括我看《重走》 , 很多时候带给我的感动 , 我觉得文字是最有力量的东西——我们的建筑会消亡 , 我们的肉身会消亡 , 一切的物质的东西都会消亡 , 但是文字、艺术这些东西 , 它即使是以《华氏451度》那种方式 , 它还是会留存下来的 。
如果张医生和王医生没有杨樱和伊险峰老师去记录、采访 , 他们的故事可能就淹没在大潮当中了 。 但是形成文字之后 , 我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大时代的发展 , 看到他们个人的家庭史、奋斗史 , 包括他们的母亲也因此有了姓名 , 那么“社会”的母亲 , 那么鲜活的母亲 。 所以我觉得记录本身就很有意义了 。 这是阅读所有优秀非虚构文学时候的看法 。 而且很多时候我觉得现实给虚构做了一个对照 , 有时候你只要一想到“哇!这是真的事情呀!”就会觉得浑身起鸡皮疙瘩那种感觉 。
伊险峰:在杭州聊《张医生与王医生》这本书的时候 , 有的人就说你找的张医生、王医生 , 是不是碰巧了 , 你写的是两个医生 , 最后你才写成了这本书的样子?然后我就很认真地思考 , 我认为不是这么一个事 。 不管怎么说 , 这四十年他们面对的东西 , 东北衰落也好 , 沈阳下岗这个事也好 , 最终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整体上还是往上走的状态 。 即使他们遇到很多问题 , 但是他们生活本身还是提高的 , 这个底色是不会变的 。 可能在写张医生、王医生的时候 , 我的重点是在他们工人阶级家庭背景里面 , 他们自己有一个很隐忍的部分 , 然后自己个人努力的东西可能会更强一些 。 但是整个社会大的趋势是不会变化的 。
我们做非虚构 , 就跟杨潇重走西南联大西迁之路是一样的 , 决定做与不做的关键之点 , 在于这个东西是不是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 这可能就是有无限可能性的非虚构应该做的一件事吧 。
整理/雨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