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 。 但其实我们只要转变思路 , 就会轻易探索出另一个更靠谱的答案 , 那就是:所谓“吴钩”确实存在 , 但根本不是兵器 , 而是带钩!
在《吴越春秋》里 , 也根本没有提到“金钩”是兵器 , 反而很像是某种中小型的生活用品 。 如双钩“俱飞着父之胸” , 这不就是腰带扣贴在胸口吗?阖闾“举众钩以示之” , 这不就是握着一把腰带扣吗?“遂服而不离身” , 这不就是腰带扣挂在腰带上吗?从公布的三件吴王光铜带钩看 , 其形制、铭文完全相同 , 可以印证“王钩甚多 , 形体相类”的说法 。
只不过 , 《吴越春秋》紧接着干将、莫耶之后叙述双钩 , 也都带有一种神奇色彩 , 所以给读者的印象大概是同一类物品 , 后世“十八般兵器”中恰恰又有一种叫“钩”的兵器 , 《汉书·韩延寿传》:“作刀剑钩镡 。 ”与刀剑并列 , 明显是一种兵器 。 唐代颜师古注《汉书》 , 解释说:“钩亦兵器也 , 似剑而曲 , 所以钩杀人也 。 ”所以误会就此产生 。
《梦溪笔谈》说:“唐人诗多有言吴钩者 。 吴钩 , 刀名也 , 刃弯 。今南蛮用之 , 谓之葛党刀 。 ”又把吴钩当作一种弯曲类的刀 。 但实际上不管是类剑还是类刀 , 吴越都没有这种文物出现 。
本文图片
出土的战国后期“错金嵌松石带钩” , 引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在先秦文献里 , “钩”这个字并不罕见 , 比如《庄子》有句名言:“窃钩者诛 , 窃国者侯 。 ”意思是说偷了钩子的人会被杀 , 但偷了国家的人却成了诸侯 。 偷钩子为什么会在此作为案例 , 来与窃国来对比呢?看来盗窃钩子应该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行为 , 如果说钩是兵器 , 那么肯定谈不上作为典型案例 , 而如果说是系衣带要用的带钩 , 就很容易理解了 。
《荀子》说“说亵衣 , 袭三称 , 缙绅而无钩带” , 缙绅在后世指官员 , 其实本义是束衣带 。 这段说的是给死者穿上内衣并且盖上三层外衣 , 束好衣带却不用衣带钩 。 另外 , 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 , 里面出土的遣册记录 , 其中也提到“一组带 , 一革 , 皆有钩” 。 当然 , “勾(钩)”也有其他意思 , 比如一种马用的饰品也叫“钩” 。 但确实没有兵器被称“钩”的 。
总之 , 在铭文里 , 并没有“带钩”“金钩”的称呼 , 只是一个简单的“句(勾)”字 。 可见 , “钩”在当时就是衣带钩的普遍称呼 , 而作为兵器的“钩”此时根本还未出现 。 直到西汉时期出现了这种兵器“钩” , 才与周代以来被称为“钩”的带钩产生混淆 , 于是“吴钩” 也被大众误解成了一种兵器 。
三、学术界的基本意见
除了曹锦炎先生主张吴钩是带钩外 , 董珊先生也持此观点 。 [5]
除了曹锦炎列举的第一件带钩外 , 董珊还列举了几件吴国带钩 , 其中有浙江省博物馆藏的一件吴王之子带钩 , 铭文是“吴王之子耑□乌□”;又有一件私人收藏的带钩 , 铭文是“吴上句” , 此带钩铭文似属战国时期 , 表明吴地带钩在后世仍是上品;还有一件宋代著录的鸟虫书箴言带钩 , 这件带钩今已无存 , 可能钩体比较长 , 铭文共有三十三字之多 。
据考释 , 这三十三字是“删复毋繁 , 毋怍毋悔 , 不汲于利 , 民彦有敬 , 不择贵贱 , 宜曲则曲 , 宜直则直 , 物可慎终 。 允” , 前三十二个字分为四行 , 大概刻在钩体的四面 , 大意是:删去重复、不要繁琐 , 不要愧怍、不要悔恨 , 不求财利 , 尊重贤者 , 不分贵贱 , 应弯就弯 ,应直就直 , 有始有终 。 “允”大概刻在钩尾 , 是诚信的意思 。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陈珊|完美伴侣:没有家庭,事业成功的意义又在哪里?
- 盗墓案!中国盗墓史上最长的一次盗墓,屋里挖了整整20年
- 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举行“古籍里的春联” 发布暨春联书写活动
- 老人|“天才儿子”已出院回家!父亲最新回应:这些心里话以前不敢讲,现在他接受了,我的心也放下了......
- 大足石刻|《万里走单骑》第二季走进大足石刻,感受中国石窟文化的“烟火气”
- 里贾纳&读书 | 利尔本:诗歌让我们步出沉默
- 三星堆|二里头的罕见玉器竟来自三星堆?
- 考试|领导想辞退员工的3种表现,普通员工蒙在鼓里,聪明的员工能察觉
- 创展品!900多件文创展品亮相园博馆,暗藏《千里江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