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唐代以后至晚明的“没骨山水”绘画

虽然在明代之前的文字中很难发现“没骨山水”在中国绘画史中的传承,但事实上明代之前到底有无“没骨山水”画作呢,因此,我们要从历代的山水画作品中找寻与之风格相关联的,确定此类作品的来源。董其昌是晚明没骨山水的定义者,创作了大量不同面貌的“没骨山水”画作,并且他还有众多的画论的存在,所以,追寻董其昌风格的来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晚明是如何去理解没骨技法的。
历代学者以敦煌壁画作为研究没骨技法的佐证。在敦煌壁画的山水的研究中,学者们也发现了有一类山水风格使用了这种没骨山水的技法。事实的确如此,从西魏开始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以没骨技法来描绘的山水小景。
【 山水@唐代以后至晚明的“没骨山水”绘画】山水@唐代以后至晚明的“没骨山水”绘画
文章插图

然而,敦煌的没骨山水是否一直延续下去的,是否广为流传,以至于这种风格到了晚明成为刺激董其昌、蓝瑛这些人创作灵感之风格?这个似乎要再做进一步的确认才能断定。对于晚明的这些画家来说,能不能真的见到这些敦煌的没骨山水的风格也是必须要讨论的,除了敦煌的壁画之外,以下也将要对晚明之前的墓室寺观壁画、考古出土文物和传世画作进行搜寻,试图为晚明没骨山水风格来源寻找出更加强有力的证据。
五代——宋代
从五代到晚明的没骨山水出现前的这些年,以设色的没骨技法描绘的山水作品比较少。从五代到宋代这些年间,仅仅能看到赵令穰使用了这种方法来做山水。而他的画风对于董其昌颇具影响力。董其昌的没骨山水作品《燕吴八景》中恰恰有仿赵大年的笔意《西湖莲社》一开,赵大年对董其昌的影响可以在此处看到。并且,董其昌《燕吴八景》的风格几乎都是仿自王维画风,董其昌是如何看待赵大年的风格呢?他在《画禅室随笔》中就认为赵大年风格仿自王维:
赵令穰《江乡消夏》卷,笔意全仿右丞。余从京邸得之,日阅数过,觉有所会……所以,董其昌想画下他所喜欢的王维的风格而赠送朋友时,也许会把仿赵大年的风格加入《燕吴八景》中,不过,他也发觉赵大年的风格和王维的有些不同,他在《容台集》的题跋又说:赵大年平远写湖天渺茫之景,极不俗,然不耐多皴,虽云学维,而维画正有细皴者,乃于重山叠嶂有之,赵未能尽其法也。
董其昌认为,赵大年不喜欢使用细皴,因此没有学到王维的细皴。他也没有把赵大年的风格放入没骨山水一行中,或许赵大年的风格不符合董其昌的的审美。另外,在赵大年的画作里,也许可能给晚明一些画家带来些许的灵感,让晚明的画家了解到之前的山水确实有没骨山水技法的存在,但是在晚明各家的没骨山水中,都与赵大年的风格有很大的出入。
从传世的赵大年的山水作品中可以了解到他的风格,作品《湖庄清夏》中,赵大年在山石的部分使用了淡淡的墨线勾勒出了轮廓,但是他无意凸显这些线条,大部分的轮廓线都隐没于坡岸侧面的墨染中。在坡岸侧面的墨染基本上是以湿笔刷染,表现土坡分块的阴影。近景的土坡则是刷出一道墨色带过。
山水@唐代以后至晚明的“没骨山水”绘画
文章插图

董其昌的《西湖莲社》册页,明显使用了赵令穰的《湖庄清夏》风格,《西湖莲社》从前景延伸到中景的土坡,在土坡中留下一道白色的道路的这种做法,与《湖庄清夏》卷首的表现极为相似。另外,董其昌也画出了河岸两旁的坡渚,不同的是他以更多的颜色来点缀。董其昌让前代的风格再度重生,而后又在画作中放上了更多的色彩。对于色彩而言,之前所见的晚明的没骨山水中会点缀各种各样的花叶,花叶上边的色彩缤纷灿烂,而赵大年和其他宋代画家也是一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