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叶锦添:我做的,其实是自己对时间的感受和理解( 四 )


叶锦添:很早的时候有一点点 , 其实也不算分歧 。 我上去的时候当然他很开心 , 也是比较急 , 开拍前两个月 , 他们去找美术指导 , 好多人打电话给我 , 叫我马上上来 , 我就上去了 。 上去之后重新看剧本 , 我那时候没有什么助手 , 管的东西又非常多 , 跟他变成是很密集的交集 。 他一直问我有没有布 , 他很怕我用化纤的布 , 他一定要用棉、麻 , 用那个年代有的东西 。 那时候我也不会用那些东西 , 后来用了李慕白在竹林上飘的 , 我用了一点点化纤 , 看起来又像棉 , 又不是纯棉 , 他后来明白也接受了 。 我在玉娇龙身上又试了一些刺绣的图案 , 刺绣一些山水画 , 我觉得很好玩 。
有一次印象比较深 , 我真的无能为力了 。 那时候很忙 , 有场拍家里吃饭的戏 , 那个东西是加进来的 , 以前没有 。 但我已经在赶之前几场戏 , 我知道的时候已经快要拍了 , 只有一两个小时时间 。 道具摆了一些餐具出来 , 我从另外一个景走到那个景 , 他一直跟我说餐具是不对的 。 那时候我在北影的饭堂看过那些碗 , 所以我后来到北影的饭堂已经没有人 , 我一直敲门找 , 都找不到 。 那时候可能没有现在那么多的电影机缘 , 所以那个晚上他马上要拍了 , 我根本不能坐车去找 。 所以那时候我非常沮丧 , 真的没办法搞定这个东西 。
还有一次 , 他忽然间发脾气 , 他说你为什么搞不定 。 我说什么事情?他说一定要说服章子怡 , 她不能穿那个衣服 。 她晚上拍黑衣人 , 其实黑衣人是很窄的衣服 , 她身材又很苗条 , 那时候零下十度 , 章子怡穿了一件很暖的毛衣在里面 , 她觉得一点点没关系 。 他可能很难说服章子怡不要穿那些 。 我那时候在准备景 , 不在现场 。 其实他不是生我气 , 他觉得如果这样就没有办法往前走——如果我拍错一个东西 , 下期没办法补拍了 , 那个时间过去 , 没有办法再回来 。
史航:我们看武侠片 , 看过那么多飞檐走壁 , 但是垂直于墙追逐的画面 , 俯冲的镜头 , 而且带着鼓点走 , 我当时看到就觉得毕生难忘 , 确实经典的瞬间 , 如果不坚持 , 可能变成另外一个可能 。
陈冠中:史航老师也很喜欢《夜宴》 。 好像是同一时间的作品?
叶锦添:差一两年 。 《卧虎藏龙》之后引起一个武侠风 。 头几年我们拍戏很方便 , 你去哪里都是没有其他组的 , 随便我们拍 。 一直到《十面埋伏》跟《夜宴》 , 之后慢慢多起来 , 《夜宴》那时候也是非常少人拍电影 。
香港给我最深的感触
就是英雄主义
史航:最后还有一个我个人比较在乎的问题 , 对于香港的文化和文化的香港 , 你们的感受是什么?
陈冠中:我40岁之前大部分时间都在香港 , 应该是接触香港文化最多的 。 香港文化本身是很混杂的 , 它的优势可能就是混在一起 , 一方面是共存一起 , 另外一方面是共存之后产生新的东西 。 一方面有当年殖民地的东西 , 一方面有很多传统中国文化的东西 。 同时它们又混在一起创造新的东西 , 就好比奶茶 , 是罐头的炼乳 , 和最便宜的茶 , 可能是从印度或者斯里兰卡来的 , 混在一起的 。 我们本来就是喝这种奶水长大的 。
好处是从来没有人阻止你看任何东西 , 我们那一代终于有机会出来表现的时候 , 1981年我进入电影行业 , 我都觉得怎么这么年轻的行业 , 我自己也是年轻人 , 我进剧组 , 几乎没有年纪大的 , 吴宇森是最老的一个 , 大我两岁 , 徐克都是差不多同龄 , 从导演到摄影师 , 全部都是一下子就改变了 。 我们都没有章法的 , 甚至没有太懂 , 不像邵氏片厂的那些老导演 , 他们有一套拍法 , 恰恰这套拍法大家不要看了 , 要找新人 。 投资方不要他们 , 宁愿给你们年轻人去试 。 所以一下子硬头皮上阵 , 就算再有天分 , 你对美术再有兴趣 , 你之前也没做过电影 , 但是一上来就要做电影的美术指导 , 就是这样闯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