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镇|东西问|从手铲到卫星,良渚考古何以反映考古学变迁?( 二 )


良渚镇|东西问|从手铲到卫星,良渚考古何以反映考古学变迁?
本文图片

2020年5月 , 浙江杭州 , 良渚博物馆内玉钺组件引人驻足 。 中新社采访人员 张茵 摄
竹签剥出惊世“王陵”
良渚遗址冒了个头就沉寂了 。 1963年春 , 良渚第二代考古人中的代表人物牟永抗来到良渚附近的安溪苏家村 , 进行小规模发掘 , 只发现了陶片和半个玉琮 。 之后 , 发掘再次停滞 。
改革开放后 , 考古工作全面恢复 , 浙江省文物考古所成立 , 由于施昕更那本《良渚》报告 , 该所将良渚遗址作为工作重点之一 。 1981年 , 良渚考古重启 , 主持者是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王明达 。
1986年5月31日下午 , 在良渚遗址一座名为反山的山坡上 , 考古人员陈越南从探方里清出一个土块 , 粘着小玉粒和漆皮 。 他小心地捧到领队王明达面前 , 王明达弯腰只看了一眼 , 立刻从1.6米高的隔梁跳进坑里 , 蹲在挖出土块的地方 , 观察了足足一刻钟 。
王明达按捺住激动 , 不敢用手铲 , 从装土的土箕上折下一段竹片 , 小心地剔去一小块土 , 又露出漆皮和很多小玉粒 , 再也不敢下手 。 天色暗了下来 , 他们悄悄用尼龙薄膜盖好 , 覆上泥土 。 这时雨点开始落下 , 他们把整个墓穴都盖好 , 冒着大雨跑回住地 。 这一晚 , 他们兴奋地喝了一顿酒 , 睡前不放心 , 还冒雨巡视了一圈 。
其后 , 反山高等级墓葬一步步从五千年的土层中剥离出来 。 当时技术非常原始 , 整个考古现场几乎不见现代设备 。 反山大墓的玉器多到惊人 , 几乎满满铺在墓底 , 没有下脚的地方 。 考古人员独创“土法” , 把两根大毛竹架在坑口 , 悬四根绳索下去 , 绳索下端也系着两根毛竹 , 毛竹上搭着木板 , 就像铁索桥一样 , 人蹲或趴在木板上 , 往下探着清理 。 这次发掘 , 对玉器在墓内的原来位置、配伍关系、组合情况等有了全新认识 , 良渚玉器因此从单件研究扩展到组装件、穿缀珠、镶嵌件的研究 , 具有突破性意义 。
放眼全国 , 80年代是史前考古全面开花结果的时期 。 辽宁的牛河梁遗址、安徽马鞍山凌家滩遗址、四川的三星堆遗址 , 这些发现与良渚遗址的进展一起 , 推动了对五千年文明史的热烈讨论 。
反山墓发掘前一年 , 刘斌从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 , 分配到浙江 , 他将成为良渚第三代考古人领军人物 。
“从反山开始 , 良渚考古‘开了挂’了 。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良渚第三代考古人王宁远说 。 此后30多年 , 良渚带给人们更多惊喜:1987年 , 瑶山祭坛及贵族墓地被发现;1992年至1993年 , 莫角山宫殿出土;2006年至2007年 , 古城城墙被发现 , 与良渚遗址首次发现、反山墓发掘并列为良渚考古三大里程碑 。
良渚镇|东西问|从手铲到卫星,良渚考古何以反映考古学变迁?
本文图片

2021年10月 , 浙江杭州 , 游客参观良渚瑶山遗址公园 。 该遗址是良渚古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良渚文化早期重要的祭坛墓葬复合遗址 。 (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采访人员 王刚 摄
卫星图开“天眼”
2007年 , 东西约1700米、南北约1900米的良渚古城墙被全部找到 , 围合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 良渚古城整体面貌被揭开 。
刘斌发挥想象:按照中国传统外郭内城的构造 , 良渚会不会也有外郭?外郭比内城更宏大 , 依靠洛阳铲去探 , 难度太大 。
作为尝试 , 考古所首次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制作了遗址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DEM) , 有了惊人的发现:挖了这么多年的莫角山宫殿遗址 , 以及大小莫角山、乌龟山三个高台 , 在模型中清晰可见 。 再看向城外 , 古城东南部外侧浮现一个长方形的结构体 , 北、东、南三面都有 , 环绕着城墙 。 接着迅速开展了墙体上的考古工作 , 古城外郭找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