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首开先河还是推波助澜?苏轼与文同所创湖州竹派的强大影响力

苏轼|首开先河还是推波助澜?苏轼与文同所创湖州竹派的强大影响力
本文图片

(注:本文为“午后品味”与“船长读画”联合出品的中国美术史系列语音类节目第一期 , 欢迎收听)
未出土时先有节 , 便凌云去也无心 。
墨竹——这种被中国人高度人格化、寄托了历代人文精神的中华文化符号 , 早已成为流淌于我们血液中的文化记忆 , 在世界艺术史上成为独树一帜而又洋洋大观的绘画题材 。 中国历代的艺术家和文学家们 , 在为竹留下图像之外 , 也借此表达 , 或者寄托自己对大千世界、对个人命运的追问 , 折射出他们对所生活时代的审美关照和审美态度 。
一谈起墨竹 ,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文同和苏轼 。
在中国绘画中 , 画竹 , 虽然早有记载 , 但“墨竹” , 这一特殊的画科 , 其发扬壮大与"文同——苏轼" , 这对忘年交组合的推动 , 是分不开的 。 四川盐亭人文同 , 比苏轼年长19岁 , 文同 , 字与可 , 自号笑笑先生 。 他爱竹 , 称竹为“墨君” , 自己的居室也叫做“墨君堂” , 文同用墨写竹的创作技法对此后的画家们影响深远 。
公元1079年 , 宋神宗赵顼元丰二年 , 文同赴任湖州途中病故 , 后人称之为“文湖州” 。 这一年 , 对于中年苏轼来说 , 也迎来他的人生和创作的一个重要拐点 。
元丰二年四月 , 作为文同的继任者 , 43岁的苏轼被调任湖州知州 。 苏轼在湖州期间 , 写了一篇《湖州谢表》上书宋神宗 , 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些个人感情色彩 , 这份普通的公文 , 被当时改革派“新党”所利用 , 认为苏轼有“愚弄朝廷 , 妄自尊大 , 包藏祸心”等用意 。
这年七月二十八日 , 苏轼在湖州被捕后押送至京 。 这一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 , 后也在御史台狱受审 。 因那时 , 御史台种植了很多柏树 , 终年栖息乌鸦 , 御史台被称为乌台 。 苏轼这一事件 , 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 历经此劫的苏轼侥幸逃过一命 , 后被贬往黄州 , 出任团练副使 。 黄州也就是如今的湖北黄冈 。
“自我来黄州 , 已过三寒食 , 年年欲惜春 , 春去不容惜“——在黄州的第三年 , 苏轼写下了两首这类饱含沉郁、凄凉、烦闷心境的寒食诗 , 他后来将所写的两首寒食诗书写下来 , 将诗中意境情感的变化 , 寄托于书中点画线条的变化 , 姿态万千 , 淋漓多姿 , 跌宕起伏 , 却浑然天成 。 这就是中国书法史上最著名的《寒食帖》 。
为了维持家人的生计 , 他在黄州城东 , 开垦一块坡地种田 , 自号“东坡居士” 。 在辛苦劳作的过程中 , 苏轼从政治失意的哀伤中逐渐摆脱出来 。
至此 , 我们熟悉的“苏东坡”才真正诞生 。
历经劫难的苏轼 , 对于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 也有了更为广阔的社会视角 , 破茧成蝶后的“苏东坡”因此变得更加成熟、豁达、壮阔和乐观 。
早在元丰二年这场大变故之前 , 苏轼与文同已经相识多年 。 尽管 , 他们的见面次数不多 , 但因为爱竹 , 因为给予对竹 , 这种植物特殊的审美关照 , 他们从竹的身上发现了一种人格化的魅力 , 共同探讨画竹的技法与创作理论 , 构建自己的美学体系 。
苏轼在《祭文与可文》和《再祭文与可文》中 , 自述了他与文同的订交过程 。
宋仁宗嘉祐五年 , 也就是公元1060年夏天 , 苏轼的父亲苏洵在京任秘书省校书郎 , 他与弟弟苏辙亦在京 , 而文同当时为秘阁校理 , 苏轼在这一年并未与文同谋面 , 但苏辙已开始与文同交往 。 过了四年后 , 苏轼任职凤翔府节度判官 , 文同在永泰故里为父守丧后 , 赴汉州任职 , 途经凤翔 , 与苏轼有了首次面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