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叶嘉莹讲诗歌:什么是“赋比兴”?|草地周刊 · 迦陵课堂( 三 )


“彼君子兮 , 不素餐兮” , 君子在中国有两个意思 , 一是说品德的美好 , 一是说地位的崇高 , 所以那些品德美好、地位崇高的人是“不素餐” 。 “素”就是白 , 是不应该白吃饭的 。 《孟子》里有辩论 , 讲孟子跟一个农家的人说 , 不是每一个人都要去种田的 , 你有你的工作 , 我有我的工作 。 如果你的职位在办公 , 不在种田 , 你吃了种田人收获的粮食 , 却不把工作做好 , 你就白吃了人民的粮食 , 而真正在上位的人是不会白吃老百姓的粮食的 。
《诗经》里的内容是很广泛的 , 它也写男女之间的爱情 , 也反映社会上的不平等 。 不只如此 , 它有形式上的变化 。“关关雎鸠 , 在河之洲 。 窈窕淑女 , 君子好逑”四个字一句 ,“坎坎伐檀兮”五个字 ,“置之河之干兮”六个字 ,“河水清且涟猗”六个字……有很多变化 。
我不但要讲写诗时心跟物的关系 , 而且顺便要说明中国诗歌的形式 。
中国最早的诗集就是《诗经》 , 《诗经》的形式是以四字一句为主 。 这是大部分 , 而不是全部 。 可以五个字、六个字、七个字、八个字 , 甚至三个字都可以 。 《螽斯》的第一句“螽斯羽” , 就是三个字 。 “螽斯”是一种会飞的虫子 , “羽”就是它的翅膀动来动去的样子 。“螽斯羽” , 你看那个螽斯在飞 , 挥舞着翅膀 , 三个字一句 。
为什么大多数是四个字一句呢?这是由我们中国语言的特色 , 还有我们生理的结构 , 自然而然形成的 。 什么是语言的特色呢?我们的文字是单形体 , 一个字占一个单位 , 不像英文是好多字母拼起来的;而且是单音节 , 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 , 不像英文可以有很长的音节 。 单形体、单音节的这种语文 , 有的时候就是单调 , 所以中国的诗歌特别注重避免这种单调的短处 , 一定要形成一个韵律 。
而在这种单形体、单音节的文字之中 , 要形成一个韵律 , 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四个字一句 , 形成一种二二的音节 。“关关-雎鸠 , 在河-之洲 , 窈窕-淑女 , 君子-好逑”“坎坎-伐檀-兮 , 置之-河之-干兮 。 河水-清且-涟猗” , 基本还是两个字的停顿 。 这是中国单形体、单音节的语言文字要形成韵律时 , 最基本的形式 。 四个字一句 , 我们把它叫四言 , 《诗经》多数是四言诗 。
回到心与物的关系 。 陆机《文赋》说 “悲落叶于劲秋 , 喜柔条于芳春” 。 落叶的枯干、衰老、死亡 , 与我们生命的衰老、死亡有相似之处 。 但这是“兴”的一个原因 。 还有呢?看《伐檀》 , 说我在砍树 , 树枝放在河岸边 , 河水这么澄清 , 与 “不稼不穑 , 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 ,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你找不到十分相似的理由 。 河水上面有很多波纹这么美丽 , 与你要责备的那个剥削者 , 没有必然的关系 。 所以“兴”的外物跟内心的关系是很微妙的一种作用 。 有时候有相似之处 , 可以用理性说明 。 树叶黄落了 , 人想到生命衰老就悲哀了;关雎鸟相鸣相应 , 就想到人应该有伴侣 。 有的时候 , 你要注意到它的相似之处不是在理性的情意 , 不一定有可以说明的关系 。 它也有相似之处 , 也是一种引发 , 总而言之是用外物把感情引发出来 。 怎么样引发是很奇妙的 , 是声音的引发 。 《伐檀》中 , “檀”“干”“涟”“廛”“貆”“餐”都是an的声韵 。 它有的时候引起人的感发不一定是意思的、理性可以说明的 , 就是一种声音的引发 。
中国的诗歌是单音节的、单形体的、单调的 , 所以注重韵律 , 而且韵律之中注重协和 。 中国的诗歌 , 新诗我们不说 , 所有传统诗歌都是押韵的 。 这是与一个国家民族的语言文字的特色有必然关系的 。 如果你讲中国的声韵学 , 就会发现中国文字的五音 , 作为韵母的字特别多 , aoeiu等都是押韵的字 。 日本的诗歌从来不押韵 , 因为他们都是子音发声的字 , 韵母的字是比较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