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千年大运河文化永流传( 二 )


大运河山东南旺分水枢纽工程
擦亮大运河文化“金名片”
本报采访人员张贺
在全长近1800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上,南旺分水枢纽是其中科技含量最高、最能体现古人智慧的工程之一。
“我们的祖先非常善于建设超大规模的工程,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就是例证。”山东省汶上县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黄登欣自豪地说。
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坐落在汶上县南旺镇,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南旺的位置非常特殊,是整条运河海拔最高的地方,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水脊”,元代常常因水量不足而断航。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为了保障京城的物资尤其是粮食的供应,决心恢复元代因黄河改道而淤积断航的京杭大运河。1411年,朱棣命工部尚书宋礼疏浚会通河。宋礼征发民夫15万人疏浚会通河。但完工后,会通河仍然无水。宋礼万分焦急,于是找到了民间河工白英。白英对运河进行过勘察,非常熟悉汶上县的山水地形,他提出:南旺是运河的“水脊”,应在大汶河戴村修坝,引汶河水至南旺再分流南北。宋礼邀请白英一起治河,主持修建了南旺分水枢纽工程。
“南旺分水枢纽工程是集引水、蓄水、分水、排水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工程,体现了古人对水利的科学认识,许多做法到今天还在沿用。”黄登欣介绍,白英首先在大汶河上修筑戴村坝,把大汶河水引入小汶河,使河水南流至南旺。然后在南旺建分水口,通过在河底建造一个鱼脊状的石拨即“鱼嘴”,将汶水分流南北。改变石拨的形状、方向和位置即可调整南北分流比例。为了解决水源问题,又在运河周边修建了南旺湖、蜀山湖、马踏湖等,用于旱季放水、雨季储水,调节运河的水量。然后又在运河上修建了柳林闸、十里闸等水闸,逐级抬高水面,便利行船。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建成后,有效保证了大运河连续500余年的畅通。
清末,随着漕运的衰落,大运河不复往日的风采,南旺分水枢纽工程也渐被废弃。
今天,站在运河分水口遗址处,看着芳草萋萋的河道,遥想当年河水清清、浪花翻涌、万船云集、连帆直上的景象,仍然让人心潮澎湃,为古人的智慧而叹服。在大运河南旺枢纽科技馆里,当年河工们用来打桩筑坝的石硪、用来控制河水的木制闸门、用来连接堤石的铁销等,仿佛仍在述说着当年的艰辛与辉煌。
“整个南旺分水枢纽工程设计之科学、考虑之详备、施工之细致,都显示了高超的技术实力和出色的组织管理能力,其中蕴含尊重科学、尊重实践的精神,这是运河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黄登欣说,汶上县高度重视对运河文化的开掘利用。“宋礼之所以能治水成功,关键是他不耻下问,虚心向民间河工白英求教。智慧在民间,群众中孕育着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
目前,南旺分水枢纽工程遗址已建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每年吸引游客达7万余人。为持续推进“活态展示工程”,汶上县对古运河河道、水工设施以及沿线文物古迹遗存进行全面调查、勘探、收集、整理,建立了完整的历史档案资料。对占压南旺湖遗址、运河河堤和河道的居民住所进行整体搬迁。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大运河南旺枢纽科技馆。以南旺枢纽科技成就为主题,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实物、模型、演示等多种方式展现水工技术成就,全方位展现和反映大运河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
目前,《汶上县南旺运河古镇旅游规划》已经编制完成,计划依托大运河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恢复古镇风貌,打造集遗址观光、考古研学、文化体验、特色度假、综合接待等功能于一体的运河古镇。汶上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运河文化是永恒的,我们将通过文化引领、创造性传承,留住运河文化‘根’和‘魂’,擦亮大运河文化这张‘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