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最忆是潮州

生活|最忆是潮州
文章图片

潮州开元寺(水彩) □陈高原
□陈平原
为家乡潮州写一本书 , 这念头是最近五六年才有的 。 这一选择 , 无关才学 , 很大程度是年龄及心境决定的 。 年轻时老想往外面走 , 急匆匆赶路 , 偶尔回头 , 更多关注的是家人而非乡土 。 到了某个点 , 亲情、乡土、学问这三条线交叉重叠 , 这才开始有点特殊感觉 。 在我来说 , 那是2016年 。 这一年 , 我印制《双亲诗文集》 , 撰写《五味杂陈的春节故事》《扛标旗的少女》 , 演说《六看家乡潮汕》 , 还与朋友合编《潮汕文化读本》 , 一下子把我与家乡的距离拉得很近 。
谈论“故乡” , 是一门学问 , 也是一种心境
如何谈论“故乡” , 这是一门学问 , 也是一种心境 。 在一个虚拟世界越来越发达、越来越玄幻的时代 , 谈论“在地”且有“实感”的故乡 , 不纯粹是怀旧 , 更包含一种文化理想与生活趣味 。 谈故乡 , 不妨就从自家脚下(包括儿时生活及家庭故事) , 一直说到那遥远的四面八方 。
这就说到本书的性质 , 有论文 , 有随笔 , 有演讲 , 也有序跋 , 体裁芜杂 , 但主旨相近 , 全都指向“故乡情结” 。 因此 , 选择《如何谈论“故乡”》开篇 , 再合适不过了 。 第一辑“回望故乡” , 既拉开架势 , 又举重若轻 , 很能体现本书的旨趣;第二辑“故乡人文” , 谈论俗文学、乡土教材以及张竞生等 , 在在显示我的专业背景;第三辑“自家生活” , 忆旧为主 , 琐琐碎碎见真情 , 也是本书最初得以推进的主要动力 。
爱家乡与爱家人 , 二者互相叠加 , 情到浓处 , 方才可能笔墨生辉 。 各文之间互相引述 , 与其说是为了寻求呼应 , 不如老实承认 , 那是因缺乏整体构思 , 文章并非写于一时 , 是随着时间推移以及心境变迁一笔一笔涂上去的 , 故有的地方浓墨重彩 , 有的地方则云淡风轻 。 说到底 , 这是文章结集 , 而不是专门著作 。
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几篇散文 , 说实话 , 关注的是家人而非故乡 。 因父亲及祖母先后逝世 , 我一下子坠入深渊 。 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楚 , 只有过来人才能真切领略 。 丧亲之痛 , 本与籍贯无关 , 可无数远游的学子 , 在挂念亲人安危祸福的同时 , 往往不自觉地联想到家乡的现实处境以及文化传统 。
真正促使我反省这个问题 , 是二十年前应我在中大的导师吴宏聪先生之邀 , 撰写《乡土情怀与民间意识——丘逢甲在晚清思想文化史上的意义》(《潮学研究》第8辑 , 花城出版社 , 2000年7月) 。 为了参加2000年1月在汕头大学召开的“丘逢甲与近代中国”研讨会 , 我第一次认真地从历史文化角度谈论我的家乡:“在‘大江日夜东 , 流尽古今事’的《说潮》中 , 读者不难感觉到丘逢甲借叙述潮州史事触摸这块神秘土地之脉搏的急迫心情 。 而在《和平里行》及其序言中 , 丘氏参与当地文化建设之热切 , 更是溢于言表 。 ”当初写下以上这段文字 , 我自己都有点被感动了 。
五年后的某一天 , 接出版社编辑来信 , 说他们的“广东历史文化行”结集出版 , 希望我写一篇五千字的“引言” 。 阅读书稿 , 紧赶慢赶 , 完成了这篇题为《深情凝视“这一方水土”》的引言(初刊《同舟共进》2006年第4期) 。 当初要稿要得很急 , 只给我二十天时间 , 可正式出版拖了好几年 。 若非应邀撰写导言 , 我对广东历史文化也不会有如此全面了解的欲望与能力 。 有感于此 , 日后为《潮汕文化读本》写序 , 我再次强调:“有关乡土的缤纷知识 , 并非自然习得 , 同样需要学习与提醒、关怀与记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