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抗英|作家曾应枫忧心粤语童谣传承:口耳相传显得脆弱】曾应枫介绍粤语童谣的产生及发展传承情况 黄逸平 摄
中新网广州1月25日电 题:作家曾应枫忧心粤语童谣传承:口耳相传显得脆弱
作者 程景伟 朱英豪
南方非遗学堂第六期讲座近日在广州举办 。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一级作家、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曾应枫 , 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记忆中的民间吟唱——谈谈近代粤语童谣”为主题 , 系统介绍了粤语童谣的产生、发展及其在当代的传承情况 。
特定历史年代“缘事而发”的民间吟唱
中国的诗歌传统源远流长 。 曾应枫介绍道 , 诗歌很早便从中原传到岭南 , 明末清初粤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一书提到:“粤俗好歌 。 ”“歌”指的是包括粤曲小调、粤讴、粤语儿歌在内的多种多样的民歌 。
曾应枫进一步介绍说 , 在这些民歌之中 , 粤语儿歌流传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即广府地区) , 摄取了广府人家在乡间河涌、田野内屋的生活记忆 , 凝结着广府人的乡土情结 , 是岭南民间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
有观点认为 , 在1919年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沈兼士发起的歌谣学运动之后 , 民间童谣才得以广泛传播 。
然而 , 曾应枫在系统考证后发现 , 早在鸦片战争时期 , 粤语童谣便已开始流行 。 她列举了童谣《三元里抗英》 , 作品每句以数字顺序开头 , 生动反映了三元里人民抗英的顽强斗争 , 鲜明体现了广州民众反对外来侵略的斗志与勇气 , 在当时流传尤为广泛 。
到辛亥革命前后 , 革命者认为童谣“有益于未就学之童子” , “以歌谣启蒙 , 开启儿童的知识 , 显浅易懂 , 颇为得法 。 ”因而大力提倡 , 在报刊上发表或征集童谣作品宣传和号召民众推翻封建帝制 。 广府童谣从此有了新内容 , 其接受群体更进一步扩大 。
“粤语童谣是特定时代岁月的民间吟唱 , 留下了广府地区近现代时期的生活痕迹 。 ”曾应枫说道 。 在时政歌之外 , 粤语童谣里还有更多反映日常生活的作品 , 如《月光光》《鸡公仔》等 , 涉猎内容涵盖了社会、自然、历史、地理等各方面 。 通过这些“缘事而发”的民间吟唱 , 童谣成为教儿童们学语、识物、认字的桥梁 , 也成为了人类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
粤语童谣的“一歌多版”与当代传承
在粤语童谣的传播过程中 , 共时性与流传的差异性是其呈现出来的典型特征 , 同一名称的童谣在词语或者情节内容上都会发生变化 , 出现了很多“一歌多版”的现象 。
曾应枫列举了较为典型的“一歌多版”作品 , 如《三元里抗英》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5种版本 , 而伴随一代又一代广府人的童谣《月光光》甚至有35个版本 , 分别来自广州荔湾、越秀、海珠等区域 。 它们的内容丰富多彩 , 有的以“食”为主 , 有的加入风物风情 , 还有的加入了婚嫁等生活内容 , 充分显示出民间文化的创造力 。
谈及“一歌多版”现象的原因 , 曾应枫说:“一方面 , 童谣属于民间文学 , 对时代的发展变化有着敏锐的感知 , 其内容也会随之变化 。 另一方面 , 童谣的流传方式靠的是民间的口耳相传 , 妇女与儿童既是创造者 , 也是传播者 , 常常会在参与过程中加入地域色彩或个人的情感色彩 。 ”
当下 , 粤语童谣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显得尤为脆弱 。 正如曾应枫所描述:“儿童的知识从书本上来 , 兴趣在电子和网络上 , 不会唱儿歌成为一种常态 。 结果是一代孩子不会唱童谣 , 等他们长大后也不会教后代唱童谣 , 传统童谣便渐渐地‘被遗忘’ 。 ”
- 冯骥才#《当代》2021年度长篇小说五佳出炉 川籍作家罗伟章与余华刘震云等人新作一起上榜
- 浅析|意大利作家预言:2080年将发生“碎布瘟疫”,实体书店与阅读浅析
- 岭南有西湖|惠州女作家刘明霞新书《岭南有西湖》出版
- 贾平凹&跨界最成功的作家,人民大会堂都邀请他题字,书法水平呈两两极化
- 纪念#纪念作家何为百年诞辰 交出金色的人生答卷
- 不角兽@从独角兽到不角兽
- 出版集团|天津作家王松《暖夏》入列
- 文化|惠州女作家刘明霞新书《岭南有西湖》出版
- 主角&张艺谋将首次执导电视剧 《主角》改编自作家陈彦茅奖作品
- 陈年喜|喜讯!商洛籍作家陈年喜《活着就是冲天一喊》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