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废话”其实是种文学修辞?( 二 )


意思|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废话”其实是种文学修辞?
文章图片

《奇葩说》第六季的辩题之一
“同辞重句”就该删掉?
一般而言 , 做文章都提倡简练 。 古时句不简练 , 叫累句;词不简练 , 叫芜词;字不简练 , 叫冗字 。
清初王士禛在《古夫于亭杂录》举了“极简”的两例:一是有人请苏东坡给自家竹轩命名 , 书匾送回来 , 上面仅“竹轩”二字;二是王士禛入蜀 , 拜谒武侯庙 , 见到一个题榜只有“丞相祠堂”四字 。 “余深叹其大雅 , 不可移易 。 ”
南朝梁诗人王籍有诗“蝉噪林逾静 , 鸟鸣山更幽” , 王安石写诗时非要加戏:“一鸟不鸣山更幽 。 ”这个“一鸟不鸣” , 成他一生槽点 。
精简之道 , 自然是做减法 。 《史记·张苍传》有“年老口中无齿”句 , 唐代刘知几著《史通》就主张简化为“老无齿” 。 清代学者魏际瑞不以为然:“古人文字 , 有累句、涩句、不成句处而不改者 , 非不能改也 , 改之或伤气格 , 故宁存其自然 。 名帖之存败笔 , 古琴之仍焦尾是也 。 ”
诗词不是越简越好 。 刘禹锡诗曰:“旧时王谢堂前燕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妙处全在“旧”字及“寻常”字 。 《四溟诗话》说 , 或者可以精炼为“王谢堂前燕 , 今飞百姓家” 。 清代学者何文焕评价为“点金成铁” 。
《文心雕龙》说:“同辞重句 , 文之疣赘也 。 ”同辞重句 , 也就是同语反复了 。 言辞重复 , 被古人喻为“叠床架屋” 。
《古今笑史》里收录了两首“重复诗” 。 一首咏孤僧:“一个孤僧独自归 , 关门闭户掩柴扉 。 半夜三更子时分 , 杜鹃谢豹子规啼 。 ”一首咏老儒:“秀才学伯是生员 , 好睡贪鼾只爱眠 。 浅陋荒疏无学术 , 龙钟衰朽驻高年 。 ”
还有一种重复 , 叫绕口 。 张宗昌是个大老粗 , 但好作诗 , “远看大石山 , 近看石山大 。 石山果然大 , 果然大石山 。 ”网友打趣 , 在民国军阀界 , 他的诗是一股泥石流 。
全真七子之一的马钰 , 填过一首《浣溪沙》 , 不知该如何归类:“净净清清净净清,澄澄湛湛湛澄澄 , 冥冥杳杳杳冥冥 。 永永坚坚坚永永 , 明明朗朗朗明明 , 灵灵显显显灵灵” 。 像不像“平平仄仄平平仄”修仙版?
繁简要有度 。 刻意求简 , 会让文章清汤寡水 。 《诗经》共305篇 , 原来都是入乐的歌词 , 典型结构是重章复沓 。 清代费锡璜说:“汉人皆不以为病 。 自叠床架屋之说兴 , 诗文二道皆单薄寡味矣 。 ”
老子《道德经》全文5000多字 , “道”字出现过73次 。 黄霑为电影《倩女幽魂》写的《道》 , 歌词374字 , 有103个“道”字 。 这么多“道”字 , 却不显得唠叨 。
汉代有首《董逃歌》 , 讽刺董卓挟汉献帝迁都洛阳 , “承乐世 , 董逃;游四郭 , 董逃 。 蒙天恩 , 董逃;带金紫 , 董逃 。 行谢恩 , 董逃;整车骑 , 董逃 。 垂欲发 , 董逃;与中辞 , 董逃 。 出西门 , 董逃;瞻宫殿 , 董逃 。 望京城 , 董逃;日夜绝 , 董逃;心摧伤 , 董逃 。 ”董卓欲改董逃为“董安” , 又用严刑禁绝 , 牵连千人 。 这真是悠悠众口 , 怨声载道 , 董逃董逃 , 无道无道 。
学文史 , 还要学数学
乾隆曾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 , 三片四片五六片 。 七片八片九十片” , 想不出最后一句 , 纪晓岚补了一句“飞入梅花(又说芦花)都不见” 。 此事版本不少 , 《清稗类钞》中说是康熙和沈德潜 。
古代数字诗 , 佳作必提宋代邵康节的《山村》:“一去二三里 , 烟村四五家 , 亭台六七座 , 八九十枝花 。 ”数学好 , 对写诗是有帮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