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兰杂志#汤婆子与手炉( 二 )


明代写过《石灰吟》的于谦,也写过《咏汤婆》。他在“汤婆”之后特地注明:“一名暖足瓶”。他写道:“不施脂粉与梳妆,寂寞无言卧象床。暖足难同亲骨肉,傍人惟有热心肠。”诗如其人,能写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句的人,对汤婆子也完全是另一番评价,称赞它朴实无华、静默无言,唯有一腔热情给人以温暖。
如今,位于丰台区丽泽国际金融区内的万丰小吃城二楼,有个“中华小吃博物馆”,陈列着许多民俗老物件,其中有三个汤婆子,让笔者开了眼界。一个是金属制的,圆形,直径一尺有余,中间厚周边略薄,正中有一带拧盖的小口,口边有一提梁。看其构造,是盖和底分别成型后用锡焊接的,其年代好像不太久远,做工比较细致(图1)。另一个是陶瓷的,直径略小于前者,外挂铁锈红釉,像个小坛子(图2),从外表看不出它的年代来。另外还有一个是白瓷白釉(图3),体积比前两个都大,形状也发生了变化,上有花纹,跟我小时候家里用过的一样。瓶身上有汉语拼音,好像是“沈陶57厂”,可能是“沈阳五七陶瓷厂”的简称,如果是,那它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的。
采兰杂志#汤婆子与手炉
文章插图
白瓷白釉“汤婆子”白天焐手用手炉晚上暖被子用汤婆子,白天焐手用什么?用手炉。既然要捧在手里,体量不能太大,必须小巧玲珑;内中盛的不是热水,而是燃烧的炭。
手炉也在《红楼梦》里出现过。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寒酸”中,在梨香院薛姨妈处,宝钗劝宝玉冬天不要吃冷酒,否则写字时手会打颤。宝玉言听计从,当下命人将酒暖了再饮。黛玉在一旁嗑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小丫鬟雪雁来给黛玉送小手炉,黛玉便借题发挥,奚落了宝玉一顿。由此可见,手炉不是给焦大之辈用的。
采兰杂志#汤婆子与手炉
文章插图
圆形手炉手炉作为取暖工具,在我国比较久远,其起源说法不一。有说源于春秋时楚国带孔的熏炉,有说源于隋代,隋炀帝南巡到江苏,天气寒冷,当地官员让铜匠做了一只小铜炉,内置火炭,献给炀帝取暖。
元代人伊世珍所写的《琅嬛记》中,出现过手炉。《琅嬛记》是一部笔记小说,其中一则是这样写的:“冯小怜有足炉曰‘辟邪’,手炉曰‘凫藻’,冬天顷刻不离。皆以其饰得名。”他的这个故事是从《采兰杂志》中摘抄的。《采兰杂志》也是一部笔记小说,原著早佚,也不知作者何人。所谓凫藻,字面意思是野鸭戏于水草之上,这个词也用来形容愉悦的心情。用在这里可能是指手炉上装饰的花纹。从这段文字来看,元以前已经有制作精美的手炉了。
明朝人文徵明的曾孙文震亨,在其所著《长物志》中专有一章较为细致地描述过它。
万丰小吃城“中华小吃博物馆”陈列品中,有两个手炉。一个是圆形的(图4),一个是八角形的(图5),都是黄铜铸就,双提梁,上盖用镂空的花纹组成“五福捧寿”图案。八角形的那个手炉,炉身上有花纹,底部好像是缠枝莲,腰部是“万字不到头”,比圆形的手炉显得更精美、更高贵。这两个手炉都是旧的,八角形的手炉,可能历史更为悠久,至少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
采兰杂志#汤婆子与手炉
文章插图
八角形手炉宋诗常见“竹夫人”那么,曾几的诗句“秋来冷落同班扇”说的是什么呢?《红楼梦》第二十二回里,薛宝钗元宵节出了个谜语:“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谜底是:竹夫人。曾几的诗说的也正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