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兰杂志#汤婆子与手炉( 三 )


竹夫人跟汤婆子一样,并不是人。它是用竹子或竹篾制成的,可以是用一根打通的竹筒,身上钻孔,也可以是用竹篾编成粗一尺、长三四尺的笼状。无论哪种,都必须有孔,能通风透气,所以说它“有眼无珠”;只有夏季暑热之时方才用它,所以说“荷花出水喜相逢”。一到梧桐落叶的秋季就不再用它,即“秋来冷落同班扇”,如同竹子制成的扇子,秋后便被冷落一边,所以说“恩爱夫妻不到冬”。
夏季暑热之夜,睡眠时将竹夫人置于身侧,上覆薄衾,既可以通气隔热,又能防止受风着凉,真是智慧的产物。它的名字既贴切又幽默:因为同床伴睡,所以称之为“夫人”。
竹夫人唐朝时就有了,在宋人诗中,屡屡被提到。苏东坡《次韵柳子玉二首》诗云:“问道床头惟竹几,夫人应不解卿卿。”诗人很幽默,说这位“竹夫人”虽同卧床头,却没有情感,不懂得“卿卿我我”。宋人还有人作过《竹夫人铭》:“北窗蘧蘧,偎尔冰肌。毋徇其名,乃邪其思。”意思是说这位“夫人”能挨着你的身体给你带来凉爽,但不要由“夫人”之名而想入非非,倒是很俏皮。元人谢宗可有《竹夫人》诗,其中有句云:“应无云雨三更梦,自有冰霜六月秋。”跟《竹夫人铭》的那两句话属于同一思路。
与黄庭坚同时代的张耒,十岁时他祖父要他以《竹夫人》为题作一首诗,他略加思索,写道:“悲秋已过又伤春,待得郎归荷叶新。守节碎身终不改,知名一似管夫人。”诗中把竹夫人完全拟人化了,并且称赞竹夫人坚贞不二。
南宋擅作骈体诗文的李刘(1175-1245),字公甫,号梅亭,江西崇仁白沙人,他曾经这样称赞竹夫人:“常居大厦之间,多为凉德之助。剖心析肝,陈数条之风刺;自顶至踵,无一节之瑕疵。”诗句也是把竹夫人拟人化了。
冬天取暖有汤婆子,夏日祛热有竹夫人。竹夫人与汤婆子是不是天然妙对?三九天从汤婆子说到了竹夫人,话题似乎扯远了,就此打住吧。
_原题为:汤婆子与手炉)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宗春启
流程编辑:u027
【 采兰杂志#汤婆子与手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