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塆#花甲之年不说假话(之五)志在千里花奶牛

第五个十八年,在愿景,志在千里花奶牛。
因为离第五个十八年还有十二个年头,所以写起来心里就点发虚。
不过,再虚,也得写点真话,要不然《花甲之年不说假话》系列就有些虎头蛇尾之嫌了。
先说点题外话。
我十八岁来到山东,从此扎根齐鲁大地至今。我曾经写过一篇《嫁给山东终不悔》发表在《齐鲁晚报》上,表明立志做山东人决心。
老塆#花甲之年不说假话(之五)志在千里花奶牛
文章插图
来孔孟之乡四十多年,经常有人问我:你是南方人吗?
我往往会说:你猜的真准。
因为我略带南方的声音把我出卖了。但朋友又会追问一句:你的口音不太像啊,你真是南方人吗?
其实还真不算完全彻底干净的南方人。
尤其是熟悉以后并多年打交道的朋友常常会说:你不太像南方人。南方人精明,你……
我说:我是明(白),但不精(打细算)。是南蛮子,但不野蛮,更多是蛮实。
我来个表扬与自我表扬吧。我为人处事,宁亏自己不亏朋友。亏心事、害朋友事不做。答应朋友的事,卖了自己也要去兑现(有点像春晚上郭冬临《有事你说话》)。好事快办不拖,办不成给朋友说明情况。对方有馈赠,坚持来而不往非礼也原则进行反馈。喝酒没酒量,但有胆量,山东人就认这个。有一次,一位胃被切除三分之二的王姓领导对我说:一杯酒,每干一次都留下一点,看似少喝了酒,其实每一次都是诚信缺失。一晚上下来,也就是能省下一杯酒,难道你就醉在这杯酒上吗?打那,杯杯见底,当然没伤感情容易伤了身体哟。如果可能迟到几分钟,也要打个电话向对方说声……
所以这么年,一个南方人在泉城生活的有滋有味。退休两年了,依然哥们姐们时不时聚一聚,聊一聊,过年过节,土特产也是来来往往不断线。
我今天跟你透露一个小秘密吧。我虽然出生在江苏,但是河南移民,血液中有中原文化的滋润、浸透、熏陶。
老塆#花甲之年不说假话(之五)志在千里花奶牛
文章插图
原先,我的祖先泰伯三让天下,带弟仲雍从陕西打老远越过千山万水来到无锡、苏州一带建立吴国,吴氏由此而生。后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吴国被灭。于是我支逃到江西。泰伯九十三世孙吴天详公原籍江西鄱阳师古墩。明朝洪武三年(庚戌年,1370年)进士,曾任过山东督学。天详公之子思聪,在永乐二十二年五月,皇上派其赴山东任提督整饬兴贤育才事宜,令山东道府州县全力配合。作为天详公十九世孙的我来山东是不是有点继承先祖未竟之事业,说到这我脸有些微红。
天详公致仕(退休)后把家安在湖北红安,再后来有一支迁到今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一带。
太平天国失败后,天京(南京)沦陷,周边地区人员骤减,田地荒芜。我爷爷的奶奶(当时我爷爷的爷爷过辈了。过辈就是过世)一人带着六个儿子,响应清政府的号召向东一直向东,过金寨、六安、合肥,渡长江,吃进千辛万苦、战胜千难万险、跋涉千折万转……终于来到江苏溧水,这里与新县有着相似地形地貎。斗转星移,兜兜转转,我们吴氏又回到当年吴国诞生的地方。
家是安下了,但河南老塆(信阳一带称老家为老塆,犹如湖南称冲、胶东人称夼)却失去了联系。但我们一直知道老塆在河南罗山、光山。所以,1990年我参与希望工程,就捐助了一位罗山县小姑娘直到初中毕业。
河南人为了生存,抱团取暖,河南村大都藏在山的犄角旮旯。河南人找对象首要条件要求对方是河南人。自然,河南村说河南话,按河南人规范行事。河南人处事最大特点就是穷大方。河南人说话不带口头语,如果口里吐出“娘”“妈”啥的,那离动刀子就不远了。由此看出河南人文明。看到这,你可能就知道我为什么够哥们,讲义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