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雁君|当书法“小白”翻开《诗路雁迹》,在赵雁君的书法作品里读到什么( 三 )


赵雁君|当书法“小白”翻开《诗路雁迹》,在赵雁君的书法作品里读到什么
本文图片

萧山篇-李白《横江词》 180cm×97cm 2020年
摘自白居易《席上答微之》的对联“勿言一水隔 , 便与千里同”我也很喜欢 , 但却表达了另一种情绪 。 上联一字一断 , 似有克制 , 下联字字相连 , 似有心绪连绵而起 。 在平顺含蓄的笔调间 , 诗人与友人的别情暗涌 , 一发难收 。
赵雁君|当书法“小白”翻开《诗路雁迹》,在赵雁君的书法作品里读到什么
本文图片

浙东篇-白居易《席上答微之》句 159cm×42cm×2 2019年
在书页墨迹之间 , 时而奏出一首交响乐 , 时而传来一支古琴曲 。
书写浙东 , 一定要重走诗路吗?
不一定 。
【赵雁君|当书法“小白”翻开《诗路雁迹》,在赵雁君的书法作品里读到什么】按赵雁君的话说 , 重不重走诗路和书写本身并没有关系 , 书法家在书斋里照样可以进行诗路主题的书法创作 。
但他还是重走了这条诗路——“我想要体悟诗人的创作情感 。 ”他说 。
这条诗路 , 也是一条“复归”的心路 。
怎么讲?
浙东是山水诗的发祥地 , 而山水诗正是文人穿行山水间 , 生发诗情 , 从而书写下来的诗篇 。 和古人相比 , 我们当下的生活已经与山水很远了 , 更遑论山水诗 。 在这样的环境之中 , 书写山水诗更需要回归山水 , 复归诗心 。
“东海横秦望 , 西陵绕越台 。 ”踏上诗人们的脚印 , 赵雁君也从钱塘江南岸出发 。
赵雁君|当书法“小白”翻开《诗路雁迹》,在赵雁君的书法作品里读到什么
本文图片

萧山篇-孟浩然《早发渔浦潭》 95cm×35cm 2020年
西陵古渡的不远处是渔浦 , 它们同为浙江唐诗之路的起点 。 站在“渔浦”石碑边 , 眼前是碧波荡漾的浦阳江 , 千年前的孟浩然也曾这样相望过 。
孟浩然眼中 , 清晨的渔浦满是烟火气:“东旭早光芒 , 渚禽已惊聒 。 卧闻渔浦口 , 桡声暗相拨 。 ”江水不绝 , 诗人高朗开阔的心境也流淌了下来 。
沿曹娥江上行 , 赵雁君来到越窑青瓷的发祥地 , 上虞小仙坛 。 如今 , 这里只留遗址 , 但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 , 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 , 让赵雁君在湖光山色中 , 仍可以想见千年前窑火不息的场景 。
赵雁君|当书法“小白”翻开《诗路雁迹》,在赵雁君的书法作品里读到什么
本文图片

上虞篇-陆龟蒙《秘色越器》 138cm×48cm 2020年
一路直到天台 , “浙东唐诗之路”的终点 , 无数诗人向往的目的地 。
赵雁君登上天台 , 看到赤城栖霞、双涧回澜、华顶秀色、琼台月夜 , 感受到天台的古、清、奇、幽 , 才知道为什么孟浩然会身在曹娥江就心已在天台——“问我今何适 , 天台访石桥”;为什么李白“龙楼凤阙不肯住 , 飞腾直欲天台去” 。
这一路 , 诗心复归 , 书心亦复归 。
李白在这条路上追索谢灵运的踪迹 , 他三入越中 , 终其一生对这片山水念念不忘 。
这条路上 , 也有兰亭、也有“二王” , 赵雁君索诗寻踪 , 不正与其书法艺术上的复归相和;穿行在会稽的茂林修竹之间 , 不正是另一种形式的“脚著谢公屐”?
所以赵雁君说 , 走这条“浙东唐诗之路” , 是诗路、书路与心路的相融 。
赵雁君|当书法“小白”翻开《诗路雁迹》,在赵雁君的书法作品里读到什么
本文图片

天台篇-李白《琼台》句 363cm×105cm 2020年
这一场浙东唐诗之旅 , 让赵雁君对浙江的文化、浙江的民风民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通过诗歌、通过诗路 , 他不断感受着浙江之美 , 又将这份美好书写下来、传达给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