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钟山房印举&他是清朝第一收藏家,书法四体杂糅,奇怪中又有奇妙
纵观整个书法史,清代最大的贡献就是金石学的兴盛,进而带动了篆书、隶书的发展。清代篆书家不断涌现,更难能可贵的是各人有各人的面目。当然,这里面也不乏写得比较怪异的,比如大收藏家陈介祺。
文章插图
陈介祺
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簠斋,金石家,山东潍县(今潍坊市潍城区)人。清吏部尚书陈官俊之子。道光十五年(1835年)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与江苏潘祖荫并誉“南潘北陈”。
文章插图
陈介祺书法
陈介祺收藏宏富,眼界甚高,他的篆书上溯金文,又加入楷书、隶书的笔法,还时常有行书的笔意,这种融合方式前所未有,所以面目新颖。历史往往就是这样,之前未出现过的东西,甫一出现定会给人奇怪的感觉。用“奇怪”一词来形容陈介祺的篆书,还是比较恰当的。
但凡涉足金石书画、拓片收藏者,陈介祺的名字无人不晓。他的收藏全而精,《中国大百科全书》赞誉陈介祺为“清代金石学家中收藏最富的一位”。他出道早、起点高,19岁即“以诗文名天下”,同年开始收藏印章,而立之年建“万印楼”。一本《十钟山房印举》,乃是刻印之人的必备工具书,被誉为“印谱之冠”“印学之宗”。
文章插图
《十钟山房印举》
陈介祺收藏了商周青铜器248件,最有名当属毛公鼎。这可不是一般的眼福和金石缘。国之重器,可以朝夕相对,如对至尊,对于一个极度嗜爱金石的人来说,是天大的好运。
从事收藏,做到多且精,得有超强的经济实力。陈介祺有强大的家族文化背景,他是一个“书二代”,也是一个“官二代”。除了得力于家族的实力和氛围之外,也离不开师友的襄助,陈介祺同样是受到了阮元这位封疆大吏的指导和影响。阮元为清代前中期一代学宗,毕生竭力倡导收集研究金石文物,把金石学研究推向高潮,在其周围聚集了一个以官员和学者为中心的金石圈。
文章插图
陈介祺书法
阮元提督山东学政之时,收陈介祺的父亲陈官俊为门生。陈介祺得此机缘求教阮元,阮元赞其“天机清妙”,给予诸多指教,金石缘、师生情分非同一般。古代的书家角色与官员身份存在一种奇妙的组合,虽然有“馆阁体”的影响,但总体来看,“书而优则仕”保证了底线的存在,水平高低只是因为天资差异。
陈介祺是藏家,更是玩家,他以一种特殊的身份介入,个人成了学问家,名利不过是附属物。古人讲,玩物丧志、玩火自焚,“玩”有亵渎者、有累赘者,亦有成功者,关键是要看“玩”的档次。陈介祺成就了一生的金石情缘,可称得上是一个为金石而生、为金石而活、为金石而死的人。
文章插图
陈介祺书法
陈介祺的成功与当时的金石考据繁荣大势分不开,可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书法领域内的成功者,比起其它领域,需要面对更多挑战。一般人的成功,主要侧重当世的名利地位,书法则必须面对历史,与古人争一高低。
- 二王$云隐山房试笔,无意间写下草书名篇——董其昌书法真迹《试笔帖》
- 古籍|紫芝山房图:“元四家”倪瓒绘,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 紫檀|圆明园内,接秀山房的紫檀窗棂
- 蔽月山房$15首哲理诗词,首首经典,一不小心就成为千古名句
- 家具#申动丨尹昊:是山房主人,亦是绿茵老少年
- 玉山|清道光二十三年琴川郑氏青玉山房刊本——舟车所至
- 草书#云隐山房试笔,无意间写下草书名篇——董其昌书法真迹《试笔帖》
- 草书!云隐山房试笔,无意间写下草书名篇——董其昌书法真迹《试笔帖》
- 湾里|走!这个周末去湾里逛山房四季集市!
- 林文铮|四季轮回|马岭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