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珍稀植物的密语》
□ 胡君 成都时代出版社
这本书 , 首先是好读 。
【果树|把密语演奏成民谣】有许多值得读但读不下去的书 , 比如约翰·缪尔《夏季走过山间》:“今天我看到了几棵耧斗菜 。 这里的蕨类植物大部分都到了盛开期 , 包括阳光充足的山坡上生长的岩蕨、碎米蕨、旱蕨和蛇眼蕨……还有一种在沙质平原常见的水凤尾蕨 。 这种水凤尾蕨尽管很常见 , 可是在这里所展现的无处不见的茁壮 , 葱茏之类还是会让植物学家叹为观止 , 如痴如狂!”书中大段大段地充斥着此类博物学报告 , 仿佛他兴致盎然地跟你聊起一些你完全不认识的“熟人” , 而你只好面带僵硬的笑容 , 哼哼哈哈地挨过这段尴尬时光 。
好读 , 首要是短小精悍 。 此书凡82种植物 , 16万字 , 每种图文一至两页 , 图文并茂 , 读起来轻松 。 一本植物博物类的书 , 要好读 , 得通俗 。 像笔者这样一个毫无植物博物学基础知识的人 , 也可毫无违和感地读下去 。 知识和趣味并未被稀释 , 所谓极练如不练 。 这“练”的功夫 , 细品一番 , 当得如是:一是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 现代植物学的分类名称开宗明义就是某科某属某种 , 这当然是免不了的 , 但这里给每种植物都提炼了四言八句的性状描述 , 距瓣尾囊草是“叶色天青花微蓝 , 瓣带小距生岩边” , 峨眉含笑则“树上开金莲 , 含笑曳风中” , 等等 。 非得用到专业名词的时候 , 都紧随其后加括号注解 , 如花葶、叶腋、苞片、种鳞 , 立地条件、孑遗植物 , 等等 , 这不仅方便 , 而且顺带学习了知识 。 二是讲故事 。 植物于老百姓其实并不陌生 , 把现代植物学知识融入故事之中 , 拉近科学与常识的距离 , 读起来顿生亲和感 。 介绍香果树时 , 提及成都大邑西岭雪山前山飞水村有一棵树龄逾千年的“丁木大仙” , 入选2017年全国“最美古树” 。 那么香果树何以又叫丁木呢?作者接着讲了一则民间传说 。 铁树为什么又叫苏铁?是因为当年苏东坡从流放地海南儋州将此树种带回了北方(攀枝花苏铁) 。
这里不仅有植物 , 有植物与气候、植物与土壤、植物与民俗、植物与食物、植物与药材 , 还有大量的植物与传统文化散见于各章 。 你可以认识《诗经》中一些植物:“坎坎伐檀兮”的青檀 ,“投我以木瓜 , 报之以琼琚”的木瓜红;《庄子》中“上古有大椿者 , 以八千岁为春……”的红椿 。 《红楼梦》中那位“根并荷花一茎香”的香菱姑娘 , 在“细果野菱”一则中也露了一下尖尖角 。
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中 , 一草一叶总关情 , 那是人间烟火与起居日常 。 在这本科普类图书中 , 随机抒发的情感比比皆是 , 但多是点到为止 , 不滥情、不做作 。 “连香树短暂的花期使整棵树在短暂的时光里绽放出鲜艳的色彩然后很快又凋谢 , 容易逝去的灼灼芳华总会引起人们的联想 , 联想到那人世间轰轰烈烈的爱情”(连香树) 。“它大概是将生命过成了较为简单的模式 , 即便是当营养积累到足够为繁殖做准备的那一年 , 也只是从顶芽多抽出一条花葶” (独叶草) 。 光叶蕨的寥落 , 作者吝啬地给了一句话:“(叶片在生长条件好的情况下可以长到30厘米长 , 但比较脆弱 , 叶片背部的小脉末端生长有它们的繁殖器官孢子囊 , )这片叶片几乎是光叶蕨的所有 。 ”
这本书讲的是珍稀植物 。 为珍稀植物的生存呐喊 , 为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布道 , 这是本书底蕴中始终洋溢着的热情 。 (文/龚爱萍)
- 杨荫榆&一天晚上,许广平故意把鲁迅推进朱安房间,鲁迅反应让她又惊又喜
- 臣妾&穿越文刚和离,看到弃妃在呕吐,摄政王把她抗进皇宫请旨赐婚!
- 心理测试|职场中,领导对你有五种行为,大概率是把你当成了自己人
- 野狼&甜文离婚协议刚签一半,她突然捂嘴干呕,沐少一把将协议吞肚里
- 张堰镇#张堰镇——奏响“把爱带回家 让孩子健康成长” 迎新主题曲
- 文天祥#有人把李白杜甫一生的旅行足迹做了地图忽然发现了不得了的事情
- 波斯&张无忌那么牛,为什么不去波斯明教把小昭给救出来原因有3点
- 画作&他拿把刀,在画布上随意划几下,凭啥卖出1.8亿你往刀缝里面看
- 包青天&一老农的牛被人割掉舌头,包拯:回去把牛宰了,凶手就会前来投案
- 印象派!你家客厅应该挂什么油画?把莫奈和德加的画挂起来,复制品也行